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公民記者抬頭 傳媒生態敲警鐘

沈雅詩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5/11/2012

要談香港的傳媒生態,除了傳統的新聞媒體外,不得不提「公民記者」。公民意識抬頭,加上智能手機普及化,香港人已很習慣把碰見的新聞故事即時拍攝或錄影下來,然後透過網絡平台發佈開去。與此同時,近年本港也愈來愈多由民間人士組成的「公民媒體」,它們在新聞發酵及加溫方面,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究竟隨著「公民記者」或「公民媒體」的發展愈趨成熟,香港的傳媒生態會有甚麼轉變呢?

從政五味架—基督徒參政者的甜酸苦辣鹹

15/11/2012

立法會選舉結果塵埃落定,但對於選舉期間的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則很多參選者依然犖繞心頭。明光社在2012年10月16日晚上,假恩福堂舉行15週年研討會「從政五味架──基督徒參政者的甜酸苦辣鹹」,邀得三位剛參與今屆立法會選舉的基督徒涂謹申議員、馮檢基議員、陳一華牧師,細訴當中的五味雜陳。

關愛扶貧應合一 同行創路助脫貧

沈雅詩    |    明光社項目主任
30/08/2012

香港統計署最新公布的堅尼系數是0.537,創近年新高,反映財富分佈不均的情況愈來愈嚴重。事實上,貧富懸殊不單令基層市民受苦,也激發起不少社會矛盾,因此,如何解決貧富懸殊的問題,實在是新一屆政府及各政黨當務之急。

以感恩回望過去 憑勇氣迎接將來

沈雅詩    |    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資源管理)
25/07/2012

2012年,對明光社來說,是充滿恩典的一年。這一年,不單是明光社成立15週年紀念,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路向,愈走愈清晰,同時喜見一班同路人,不論晴天或陰天,也與我們並肩而行,不離不棄。在此,謹向我們的阿爸天父及支持者,衷心說句︰「多謝!」

幫助兒童走出性創傷的陰霾

沈雅詩    |    明光社項目主任
31/05/2012

想孩子茁壯成長,除了提供三餐溫飽、優秀的教育外,好好保護他們的身體免受性侵犯,也同樣重要。正如美國加州執照臨床心理學家黃偉康博士所指,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的經歷,對人的一生有深遠的影響,而性侵犯及性創傷對兒童的自我形象及價值觀更帶來嚴重的傷害,不能小覷。

深入「塔利班」巢穴 (沈雅詩)

沈雅詩    |    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資源管理)
31/05/2012

我信主已有好一段日子,亦一直在主流傳媒機構工作,明光社成立之年,亦正正是我加入本港某暢銷又出位報章之時。當時我效力的報社經常遭受明光社批評,他們久不久就會前來示威抗議,因此對「明光社」的大寶號,我絕對不陌生。

單親是本難唸的經

沈雅詩、林國冬    |    明光社項目主任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8/03/2012

婚姻,從來都不只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家人的事;同樣,離婚也不只是兩個人的事,尤其是當有了孩子。因為破碎家庭對下一代所帶來的傷害,很可能一輩子都揮之不去。此外,單親家庭面對的壓力和困難,亦往往不足為外人道。

通識──尖子秘笈

16/03/2012

無Pass Paper,無得捉「出題路數」;無1+1=2般精準的答案;加上社會文化範疇廣闊,要貼中題目,幾乎難過登天。因為通識的不可預知因素,一直被形容為新高中的大敵。為此,很多大學都推出大大小小的講座、工作坊,希望可以幫助考生研究通識理念、考評、策略。

 

向明光社義工致敬

沈雅詩    |    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資源管理)
16/03/2012

義工一直是明光社不可缺少的重要人力資源,無論是代禱、協助傳遞資訊,以至參與機構的實務工作,15年來,我們身邊都不乏一些既願意無私奉獻,又有承擔熱忱的弟兄姊姊。他們當中有男有女,有年老的退休長者,亦有年青的大學生;有服務經年的,也有剛加入的新力軍。

被政策遺棄的夾心家庭

沈雅詩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2/01/2012

「我們這類家庭,也該算是N無人士罷,既不是業主,又不是公屋住戶,亦沒有領取綜援,好像甚麼『甜頭』也沒有我們的份兒。」鄧先生語帶無奈地說。

40多歲的鄧先生,是香港典型的夾心階層。他是一名維修技工,太太則任職文員,夫婦二人靠著每月合共19,000多元的薪金,養育兩名分別就讀中二及小六的兒子。其中10,000元的租金支出,便佔了他們入息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