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由各盡其職,到各自表述,再到…

── 生命倫理錦囊 第26期
陳永浩、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高級研究員
15/06/2016
專欄:生命倫理錦囊

經過了這些年,「撕裂」仿似成為了香港的代名詞。我們的社會,以往人人各盡其職,現在變成各自表述,甚或只顧「圍爐取暖」。[1] 可是,這個現象,又不止於香港發生,社會分化,原來是世界通行。

其實,「各盡其職」是一個成熟社會應然的情況。人類各人有不同的長處特點,要更有效率地生產和生存,分工就是必然的結果。「分工」這個課題,同時也是經濟學、社會學中重要的課題:因為不同分工,可以是勞工,也可是專業,層次不同就不單是「分配工作」而已:知識學歷,工作技能的不同,往往又帶來工作薪酬,社會地位的不同,繼而引發的就是社會不公和公義的問題。而在社會的不同位置上,各持份者的利益不同之下,處理不當,就容易引發衝突了。[2]

由推崇,到反思社交網絡

在以「人際網絡」和「社群連動」作主幹的Web 2.0文化下,網絡將社會中的人和事連於一起,由虛擬社群,到實際行動,由公散個體,到合聚行動,互聯網文化產生出巨大的聚合力與行動力。[3] 除了年前於香港發生的雨傘運動外,2011年開始,席捲北非的與中東「茉莉花革命(阿拉伯之春)」更是舉世皆知。當年突尼西亞的自焚事件,經網絡傳播,一發不可收拾。當年積極在互聯網推動埃及革命的Wael Ghonim,於2012年為他在網上推動革命著述了Revolution 2.0: The Power of the People Is Greater Than the People in Power: A Memoir一書,在書末說:「多得現代科技,參與式民主正逐步成真。慢慢地,大規模壓迫武器將肯定絕迹。」[4]

可是,到了2015年Ghonim的看法有了明顯的改變。他於著名的Ted Talk 中發表演說:「革命的興奮過後,由於我們不能夠建立共識,政治鬥爭引致兩極分化加劇;社交媒體促進不實消息、謠言、回音加大及仇恨言論,只是好將問題擴大和兩極分化。」[5]

事實上,有人甚至以「網絡巴爾幹化現象」來形容如此的分化情況:這是指在社交網絡之下,網民分裂為不同的群組,不但互不相通,且每個群組的討論更是近乎「封閉式」的。結果,群組中幾乎只會傳播或閱讀僅可吸引本子群其他成員的信息或材料,同時也與真實世界不相往來,就像巴爾幹半島:前南斯拉夫分裂後的現象一樣。[6]

各盡其職的信仰反思

「他所賜的,有作使徒的,有作先知的,有作傳福音的,也有作牧養和教導的,為的是要裝備聖徒,去承擔聖工,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1-12《新譯本》)

以弗所書提到五種發展教會的重要職事,分別是使徒、先知、傳福音、牧養和教導。除了這五種職事,其他書卷提到有助教會增長的恩賜還有智慧、知識、信心、醫病、異能、先知、辨別諸靈、方言、翻方言(林前十二4-11)、作執事的、作勸化的、施捨的、治理的、以及憐憫人的(羅十二4-8)。有不少基督教書籍甚至工具,詳細闡述每種恩賜的獨特之處,好讓信徒去認識自己有何恩賜,以致可以把恩賜發揮得淋漓盡致,好去建立基督的身體,也即是教會。[7]

當以弗所書提到基督的身體被建立時,作者不是單單指到教會的聚會人數有所增長,也指到信徒因著彼此恩賜不同,又願意彼此服侍,以致基督的身體日漸壯大,信徒可以在愛中有所成長(弗四16)。[8]

那麼,到底信徒要到達甚麼景況才算「長進」?又或是一間教會要怎樣才算是到達「基督豐盛長成的身量」(弗四13)?有人認為要看崇拜、禱告會、主日學等出席率;有人認為要看奉獻的情況;有人認為要看有沒有愛心、有沒有好行為?某程度上當有需要時(特別是調查),上述這些都可以成為一些準則去評估信徒或教會的情況。但除了上述這些,究竟還有沒有一些往往被人在不知不覺間忽略,卻又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可以幫助信徒及教會去審視自己的情況,是否已經達至成熟?

以弗所書的作者告訴我們,一個教會是否成熟,是要看整體會眾是否認識真道以及能抵擋異端邪說。信徒要「對神的兒子都有一致的信仰和認識」(弗四13《新譯本》),除了頭腦上認識耶穌基督的神人二性、認識祂的教導、認識祂是怎樣的一位主外,也需要有所行動,把信仰活出來,回應時代的挑戰。認識信仰本身便是要「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騙人的手段,給異教之風搖撼,飄來飄去」(弗四14)。這裡,「異教」的原文直譯為「教導」,作者以風為譬喻,描述這些似是而非的教導就如風一樣,從四方八面吹來,認識主的根基不夠穩,又或與主感情不夠深的信徒,便容易被這些「風」吹倒。

雖然經文沒有說明這些教導意指何事,[9] 但參照新約其他書卷(多一9-14;西二14-19;提前四1、六20-21;來十三9),當時初期信徒面對的大概是諾斯底主義、異族的文化、假教師、甚至是猶太人強調持守律法過於恩典的教導。[10]

雖然現今的信徒大都不會為耶穌的神人二性而爭論,也不必討論信徒是否還要持守割禮或安息日這些問題,但是不同的「教導之風」仍繼續吹,每一代的信徒,都需要對抗自己所身處世界的學說。例如今天大家要面對的是自由、公義、平等、大愛,神的審判,以及神的恩慈等課題。信徒確實不應該固步自封,從不同角度認識上述的觀念是很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所依循的,是那些乎合自己口味的學說或觀念?還是聖經所呈現的信仰面貌?

這裡並不是說凡是來自世界的便一定不好,有時一些未信者的言論,更能讓信徒反思人生及信仰;這裡也不表示打著信仰招牌的言論便一定無誤,信徒們永遠不能忘記昔日羅馬教廷如何處死科學家哥白尼。這裡只是希望信徒嘗試讓《聖經》所展現的價值觀或信仰精神,成為我們檢視不同學說的起始點,而不是反過來,一面倒以人世間的學說或價值觀凌駕於基督教信仰之上。

昔日流行於主後第一至第三世紀的諾斯底主義,便是用了當時大家明白的概念及文化去詮釋耶穌的神人二性,二元論在希羅世界當道,主張屬靈世界是美善的,而物質世界是邪惡的,因此他們視耶穌既身為人,又怎可能是神聖的神,祂最多是一個創造主(demiurge)。這套說法合情合理,但卻並不是聖經所啟示出來的思想。[11]

或許有人會說,不同人解釋經文會有不同答案,那一種說法才是真的?是的,有時的確會出現百花齊放的時候,尤其是現代有一些如「讀者反應批判學」(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的聖經釋經進路,[12] 是把讀者自己的想法讀入經文(eisegesis),而不是去讀出經文(exegesis)。[13] 幸好,大部分的釋經學者仍會花時間去理解經文的寫作背景、當時作者及讀者身處的環境,以及文學技巧的運用等。雖然這未能確保學者們的理解完全無誤,而大家對某些經文的解釋事實上亦存著分歧,但對於聖經中的重要原則,以及神學思想,大體上沒有太大的差異。

屬靈領袖帶領信徒抵擋來自各方不同的教導之風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肢體可以緊靠主耶穌,彼此扶持,整個群體可以在愛中建立及成長(弗四12、16)。原則上,神會為教會預備不同的肢體,只要各人發掘出自己的恩賜後,盡力發揮所長,便能讓教會成長。然而,很多時,現實卻教人失望。當信徒就某議題看法不同、意見不合時,難免出現爭辯,如果大家可以平心靜氣,以事論事,即使明明知道彼此的意見或立場不同,仍能尊重對方,不作個人抨擊,多作意見交流也無妨。可惜的是,我們的「交流」很多時是屬於血氣之爭,不少弟兄姊妹可以為了某事件而決裂。有些領受恩賜去承擔五種職份的屬靈領袖也不例外,他們只懂得強調自己的權威去壓制別人的思想,卻沒有先去聆聽他人或給予他人發表言論的機會。

是的,雖然屬靈領袖有權柄帶領信徒,但我們不要忘記以弗所書的作者勸我們學習「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彼此寬恕」(弗四2),這幾句說話並不是為了教導普通信徒去順服上位者的權威而說的,而是教導全體信徒,讓大家可以「目睦相處,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弗四3)。當我們願意為了建立基督的身體去好好發揮恩賜的同時,可能更要求神幫助我們去學習「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彼此寬恕」。

 

明明說好是「神所配合的,人不可分開」,但香港離婚情況的確普遍得很。對教會肢體都有婚變情況,牧者應如何善後?教會真的需要「離婚事工」嗎?

 

[1] 「圍爐取暖」是網絡用詞,意指網絡社群群體專注於自己人「溫暖、安穩、舒適的」小圈子裡面,只顧自己互相發表意見,不去理會圈外世界。

[2] Hill, L. 2004. ”Adam Smith, Adam Ferguson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Australasian Political Studies Association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http://www.adelaide.edu.au/apsa/docs_papers/Others/Hill.pdf.

[3] Kaplan, A. M., and Haenlein, M. 2010 “Users of the world, uni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 Business Horizons 53 (1): pp.59-68.

[4] 〈時事點對點﹕埃及革命推手反思社交網絡〉,《明報》,2016年3月7日,網址:http://www.mingpaocanada.com/van/htm/News/20160307/HK-gfi1_er_r.htm。.

[5] Ghonim W. Let's design social media that drives real change. Ted: Ideas worth spreading. December 2015. https://www.ted.com/talks/wael_ghonim_let_s_design_social_media_that_drives_real_change.

[6] Van Alstyne, M., and E. Brynjolfsson. 1997. Electronic Communities: Global Village or Cyberbalkans? http://web.mit.edu/marshall/www/papers/CyberBalkans.pdf.

[7] 經典的有如Warren, R. Class 301: Discovering my Shape Kit; 也可參考Thomas, Robert L. 1999, Understanding Spiritual Gifts: A Verse-by-Verse Study of 1 Corinthians 12-14. Revised Edition. Michigan: Kregel.

[8] Martin, Ralph P. 1992. Ephesians, Colossians, and Philemon: Interpretation: A Bible Commentary for Teaching and Preaching. Kentuc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9] Martin, Ephesians, Colossians, and Philemon. Interpretation. & Fowl, Stephen E. 2012. Ephesians (2012): A Commentary (New Testament Library). Kentuc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12.

[10] Martin, Ephesians, Colossians, and Philemon. & 郭漢成、劉聰賜著,《同歸於一得基業:以弗所書析讀》(香港:基道,2014),頁182。

[11] 參Wilson, R. Mcl. 1983. “Gnosticism.” In A New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Theology, edited by Alan Richardson and John Bowden, 226-230. London: SCM Press.

[12] 關於讀者反應批判學存有的問題,可參Worldview of Jesus. 2013.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Worldview of Jesus, June 14. https://worldviewofjesus.com/2013/01/01/reader-response-criticism/.

[13] 英文exegesis來自希臘文,希臘文本身的意思便有帶出的意思。(參:Hays, John H. and Carl R. Hollady. 1987. Biblical Exegesis: A Beginner’s Handbook. Revised Edition. London: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相關文章

聆聽同溫層以外的聲音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6/09/2019

如果大家在2019年,都很關心在香港社會發生的事情,為了了解事態發展,當時除了會看電視新聞外,更會於網上的社交媒體看新聞。但如果你沒有主動到不同的新聞網站去找新聞看,而只是被動的在社交媒體看別人分享的資訊,你很有可能只收到一些偏向某一角度或立場的資訊,也就是說你閱讀資訊或新聞時已不自覺的有了「偏食」情況。

過濾氣泡與迴聲室

由於大數據的出現,令社交媒體更容易掌握用家的喜好,它們會把用家喜歡的東西先浮現在螢光幕,而不是按事件的重要性或發生時間來決定優先次序。這種做法其實是在縱容用家,令用家常常看到的都只是一些討好自己的資訊。這種將個人化的資料過濾及篩選的小圓圈,叫作「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在中文世界裡亦可稱作「同溫層」(stratosphere),[1] 在社交媒體或搜尋器之下,系統會知道用家的習慣、喜好,在經計算後把它認為「好」的東西給用家看但當中極可能濾走了用家不喜歡看,但對他們重要的東西,包括一些事實或真相。

而我們在社交媒體中看到朋友圈裡的近況、分享的東西,往往也是經過演算才送達我們的眼前,若我們按讚或作其他回應,則會強化了計算,系統會再張貼類似的帖文,而這也會將關注有關事件的人拉近一些。「迴聲室」(echo chamber,亦有譯作回音廊)就這樣慢慢形成。

當相同或相近的意見不斷重現,我們的思想就會被強化,我們會誤以為與我們持不同意見的人數目很少,而我們亦有可能輕易相信與我們立場相近的假新聞,因為當謊話在迴聲室中不斷被重複,人們就會容易信以為真。[2] 而有研究發現,假新聞在網絡中流傳的速度比真新聞快,因為人們都喜歡看故事;而假的政治新聞比其他類別的假新聞廣傳得更快。[3]

玻璃心與反脆弱

美國紐約大學教授及社會心理學家Jonathan Haidt認為,美國有些學校建設了「安全區」(safe spaces)保護學生,令他們聽不見一些反對的言論,以免他們受傷害,其實這是過份保護他們。他認為除了家長的過份保護,社交媒體亦是「玻璃心」的根源,因為迴聲室令他們出現極嚴重的「圍爐取暖」現象,只愛與意見相同或相近的人走在一起不能接納異見聲音,這令他們的心靈變得脆弱。[4] 他認為要扭轉這局面的關鍵,在乎我們是否懂得抱持「反脆弱」(antifragile)的態度,如果為了保護孩子而不讓他們感到不舒服,不讓他們面對衝突、辱罵等,我們只是在阻礙他們變得強壯。他引用了一句至理名言來說明:「那沒有殺死你的,令你變得更強壯。」(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5]

試試離開同溫層

按人的本性,我們很自然傾向與自己「同聲同氣」的人一起,因為思想接近,傾談時也會感到舒服一些。因此,我們很可能會習慣對他們所說的都讚好……然而,對於持不同意見的人,我們又會如何處理?會選擇靜默、退出群組、不看他們的帖文?或unfriend他們,不跟他們做朋友嗎?我們又可會想想主動和他們傾談,回應他們,令大家可以溝通一下,減少大家的分歧,甚至撕裂嗎?

其實我們可以試試離開舒適的同溫層,去不同的專頁看看,聽聽不同立場的人說甚麼當然你不一定要參與討論,但也可以看看不同群體的關注點在哪。最初,你極有可能會看得很不舒服,但這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根據著名電腦科學家Paul Graham的「反駁金字塔」(the hierarchy of disagreement)及他在〈如何反駁〉一文指出,[6] 許多人一遇到和自己不同的意見,就會選擇以辱罵對方、批評對方語氣等較低層次的方式回應。但如果我們選擇慢慢去觀察及思考對方的說法,細思自己為何會不同意對方的意見,再比較自己的論點及想法跟對方有甚麼不同,就可以將焦點放回討論本身,就事論事,或許我們會找到彼此的共通點,或發現對方說得不錯的地方。

尊重不同的意見

誠然,我們需要承認有不同的聲音存在,持不同意見者並不是非理性的,他們的想法背後,必有其理由,我們可以試試去了解。而且,我們要主動地去聽這些聲音,以致我們所了解的世界並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及多面的。所以,在社交媒體中,我們要主動去找不同的專頁及不同的朋友,了解他們的想法。我們更要走出社交媒體,看看不同立場的媒體所報道的角度,甚至走進社會不同的地方,親身去感受和體會社會現正發生的事情。因為在網絡世界以外,我們還可以真實地接到許多生命及聲音。

 

(本文原載於第128期〔2019年9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1] 〈Filter Bubble是甚麼?〉,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網站:https://seo.dns.com.tw/archives/5901(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2月2日);李佳佳:〈「同溫層」使你更自戀〉,《天下雜誌》,2017年2月8日,網站: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0814(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2月2日)。

[2] 李立峯:〈假新聞心理學:為何消除錯誤資訊如此困難?〉,《明報》,2017年5月25日,網站:https://news.mingpao.com/ins/文摘/article/20170525/s00022/1495673751288/假新聞心理學-為何消除錯誤資訊如此困難-(文-李立峯)(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2月2日)。

[3] Soroush Vosoughi, Deb Roy and Sinan Aral, “The Spread of true and false news online,” Science 359, no. 6380 (March 2018): 1146–1151,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p9559.

[4] ABC News (Australia), “Jonathan Haidt thinks safe spaces are stifling vigorous intellectual debate,” YouTube, last modified July 27, 20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Awmmj57ZDI; Amanpour and Company, “Jonathan Haidt: How Social Media Drives Polarization,” YouTube, last modified December 4, 20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9ofYEfewNE.

[5] Jonathan Haidt, “3 great untruths to stop telling kids—and ourselves,” BIG THINK, accessed February 2, 2023, https://bigthink.com/videos/3-great-untruths-to-stop-telling-kids-and-ourselves.

[6] Paul Graham, “HOW TO DISAGREE,” PAUL GRAHAM, last modified March, 2008, http://www.paulgraham.com/disagree.html.

新聞怎可能不假?

── 生命倫理錦囊 第36期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
27/12/2018
專欄:生命倫理錦囊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THE FAKE NEWS MEDIA IS THE OPPOSITION PARTY. It is very bad for our Great Country....BUT WE ARE WINNING! ~ Twitter from US President Donald J. Trump.[1]

假新聞有如反對黨,對美國有害……但我們必勝。~~美國總統特朗普之推特短訊。

特朗普與「假新聞」——還要特地每個字用上「大階」來寫,這絕對是近年美國以至全世界網絡文化中的一大奇景。 在特朗普看來,只要反對他的媒體和不利他的報道就是「假新聞」了。[2] 其實,甚麼是假新聞?

英國衛報曾就假新聞(Fake news)下了一個簡要的定義:假新聞是刻意以傳統新聞的模式(包括槍眼的標題,看來專業和準確的報道手法等)來傳播特定或帶有偏差(甚至是錯誤)的資訊。而這些新聞又特別多於社交媒體中分享。製作假新聞目的,主要是為了誤導大眾,從而帶來政治及經濟的利益。[3]

以這種造假或扭曲形式來作新聞,其實一點都不新穎。不真實,扭曲原意的謠言(rumors),差不多是人類「自古以來」就有的。理論上,在現今社會,市民普遍受過良好教育,資訊隨手可得,理應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從而杜絕假

新聞。但事實卻是,互聯網的發展,正正是「假新聞」的催化劑。

首先,因著互聯網的資訊實在太過龐大,幫助用家「搜尋」資料的系統和網站就成為了今日互聯網發展的「大阿哥」。為了使用家搜尋得更有效率(也提高可讀性),互聯網往往會依用家查看新聞的習慣,設計出度身訂做的彙集(又或是由用家自己制訂的訂閱清單)。結果在網頁上,用家往往只會看到自己所關心,或是與自己立場相近的新聞。這樣無形中限制了我們的眼界,削弱了我們的獨立認知能力。再加上因有太多新聞資料的關係,用家往往只會看搶眼的標題,而忽略了內容,從而成為易被誤導的「標題黨」。[4]

以上的情況在社交媒體尤為普遍。在社交媒體中(如:Facebook和IG),你可以自行選擇和誰做朋友,分享喜歡的新聞,也可以禁斷(Block)不喜歡的人和事;在推特(Twitter)上,你可以選擇「追蹤」不同的人,而在多數情況下,都是「追蹤」想法相近的人──換句話說,你並不是在選擇自己「需要」閱讀的主題,而是選擇「想要」的新聞──這正是建造封閉自己,減低獨立思考能力的「同溫層」。網上稱這種現象為「圍爐取暖」。

另一方面,很多互聯網站是以點擊率和演算法來計算網站/網主收入(如廣告分佣和收益):愈多人看,收入愈高。這看似公平的計算方法卻產生出一個問題:因著言論自由,以及難以執法的緣故,很難監管網站內容的真確性。這造就了透過製造假新聞來取得廣告收入和政治效果。其中,「內容農場」(Content Farm)就是散播假新聞的其中一個助推者。顧名思義,「內容農場」就像農場生產—樣,「種出」新聞來(其實很多時是抄襲社交網站中的文章),卻不太重視內容的準確性,失實等問題。例如,內容農場的文章標題,常以誇張煽情文字作為標題,用以引起讀者的好奇心來點擊收看。而只要有人「分享」出去,提高點擊率,就已經成功了。結果,有好些新聞網站為求速度,發佈了內容農場未經審查的新聞(這些網站通常只會在接到投訴後,或出事後才會處理問題,但相關的新聞早已傳到世界上不同的角落了!),甚至是假新聞而不自知。而因有這些「較可信」的新聞媒體受騙發佈了假新聞,其他媒體就會誤以為該「新聞」可信而跟著報道(「標題黨」往往懶得去查證新聞真偽),這讓就更多人誤信假新聞,造成惡性循環。[5]

論到識別假新聞及其真確性,香港新聞工作者區家麟提出了幾點基本步驟,包括:

  • 設立預警系統:不輕信令人嘩然的圖片或文章。
  • 訊息源頭要清楚:判斷來源的可信度。
  • 不要只看標題:可能文不對題,要看完內文才轉發。
  • 留意評論:參考讀者留言澄清錯誤。
  • 留意日期:留意報道日期,是否舊聞新推。
  • 搜尋相片:利用Google圖片搜尋,看看是否舊相亂用,或文不對圖。
  • 有片未必有真相:要判斷片段前後發生甚麼事。
  • 調查及統計數據要細心讀:避免統計誤用。
  • 小心斷章取義:要留意前文後理,撮錄有無扭曲。[6]

假新聞的信仰反思

耶和華所恨惡的有六樣,連他心所憎惡的共有七樣:就是高傲的眼,撒謊的舌,流無辜人血的手,圖謀惡計的心,飛跑行惡的腳,吐謊言的假見證,並弟兄中佈散紛爭的人。(箴言六章16至19節)

論到「假新聞」,我們最關心的,可能就是「真與假」的問題。聖經中對於說謊,作假見證,散播流言等行為,其實有很細緻的描述,教導是直截了當。說謊,就是所說的話與事實不符,很多時也建基於立心欺騙他人的意圖。[7] 民數記二十三章19節講到:「神非人,必不致說謊。」祂的本質就是絕不說謊的。而祂同樣期望我們不要說謊:「說謊言的嘴為耶和華所憎惡;行事誠實的,為他所喜悅。」(箴十二22)

而除了不說謊,再進一步就是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或使人判斷錯誤。這是神明言所恨惡的六樣事情(箴六16、19)。十誡中的第九誡規定:「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出二十16)。事實上,聖經中就有因「假見證」而影響審判官的判決,使人遭受財產的損失,甚至生命危險的情況(王上二十一10)。

在聖經中的確有不少「說謊」的例子:如創世記中第一個謊言,就是蛇引誘夏娃,用謊言來欺騙她去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創二16-17,三4-6)。就是因為阿當、夏娃聽了謊言,從而犯罪得罪神,結果被逐出伊甸園,與神遠離了。其實,人說謊的罪性,由始祖,尋常百姓,到士師、先知、君王、甚至連「信心之父」也曾犯上。

為甚麼我們會說謊?有時是迫不得已,為了保命(如在創十二,亞伯蘭謊稱自己的妻子是自己的妹妹,差點害了法老、他的家人和撒萊),也有時是為了掩飾個人的罪惡(如在創三十七,賣約瑟的兄弟向父親雅各說謊),而有時是處心積慮,為求博得利益或好名聲(如徒五,亞拿尼亞與妻子撒非喇,私下留下賣田產的錢,卻想欺哄人說已將全部的錢奉獻了給教會),結果惹來神的憎惡和審判。

但同一時間,我們也看到聖經中不少有關說謊的故事,主人翁非但沒被定罪,反過來卻得到讚賞:如出埃及記中幫以色列人接生的收生婆(出一 15-21),或是妓女喇合說謊以保護兩位以色列探子(書二1-5;來十一31)等。看來,一些「善意的大話」(或是西方文化中常說的「白色謊言」)是可以接受的。我們該如何權衡輕重?

我們知道,基督徒的道德倫理觀並不是建立在「可能性」上,而是在救贖裡面。但有時,若我們處於上述經文中的處境,「做又死唔做又死」的這種「兩難之間」,如果說實話可能令別人受害,我就等同幫兇,但說謊的話也是犯罪了。對此,神學家 Geisler 曾提出了「分階絕對性」(Graded Absolutism)的想法,即是在兩個真理面前,我們可能要選擇違返罪行的嚴重性比較小的誡命,為了活出最大的善行,「完成大我」而「犧牲小我」。亦有學者提出在神的律法中,重要性可以「道德——禮儀——民事」作次序論。[8]

但這樣的想法,也有爭議之處。例如,我們如何能定奪「那個罪較大,那個罪較小」?而且,因為可以「達到至善」而去犯罪,往往很容易成為人犯罪的藉口。事實上,很多時許多基督徒說謊的理由之一就是,我們因為太想做「好好先生」從而事事遷就別人,傾向於過度承諾,或是變成言而無信。或許,過度承諾,可能也是一種罪行來:就是太過著重別人的看法,愛取悅他人,而忘記了神。[9]

另一方面,基督信仰中,雖然我們活在有罪的世界,的確不可能完全避免犯罪,但若我們因為要持守真理對錯,而堅持不說謊,最終令別人受害的話,其實責任並不是由堅持不說謊的當事人承擔,而是在於神的主權。當然,面對這些情況,可行的方法,除了堅持不說謊外,其實還可保持緘默(Right to silence),或許這也是一個可行的做法。[10]

2019年是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成立10週年的日子。《生命倫理錦囊》將在明年與「教牧社關速遞」合併,出版及內容將有新安排,敬請留意。謹在此感謝您過去的支持,敬祝大家新年進步!

 


[1] “Donald J. Trump@realDonald Trump,” Twitter, last modified August 16, 2018, https://twitter.com/realDonaldTrump/status/1030074380397752320.

[2] 歐敬洛:〈只要不同意就是造假 特朗普對「假新聞」的定義〉,《香港01》,2018年8月17日,網站:https://www.hk01.com/分析評論/224072/只要不同意就是造假-特朗普對-假新聞-的定義(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2月20日)。

[3] Elle Hunt, “What is fake news? How to spot it and what you can do to stop it,” The Guardian, last modified December 17, 2016,  https://www.theguardian.com/media/2016/dec/18/what-is-fake-news-pizzagate.

[4] 李宗翰:〈【封面故事】假新聞大量製造中〉,「iThome」,2018年7月1日,網站:https://www.ithome.com.tw/article/124115(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2月20日);“Fake News: What’s real? What’s distortion?” BBC, accessed December 20, 2018, https://www.bbc.com/news/topics/cjxv13v27dyt/fake-news.

[5] 波哥:〈如何消滅網路假新聞〉,《科學人雜誌》,2017年3月,網站: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id=3366(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2月20日)。

[6] 區家麟:〈【轉載】區家麟《後真相之後:眼前鬼卒皆是妖》〉,《HK01》,2017年1月4日,網站:https://www.hk01.com/01博評-百科/63733/轉載-區家麟-後真相之後-眼前鬼卒皆是妖(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2月21日)。

[7] 賈詩勒﹝N. L. Geisler﹞:《基督教倫理學》(Christian Ethics),李永明譯(香港:天道書樓,重印版2000),頁258–260;恩沛:〈聖經中的謊言〉,《聖靈》,第463期(2016年4月),網站:http://www.joy.org.tw/file/holyspirit/463/201604-463-64.pdf(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2月21日)。

[8] Norman L. Geisler, Christian Ethics: Options and Issues (Great Rapids: Baker Books, 2006), 113–134;何文祺:《實用基督教倫理學》(台北:道聲,2010),頁117–136。

[9] 貝蒂•米勒(Betty Miller):〈聖經如何講撒謊(Lying)〉,「中國信徒佈道會,中信專欄」,網站:http://ccmusa.org/biblesays/biblesays.aspx?id=tr2016_10(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2月21日)。

[10] 參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