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妄評|生命倫理雙月刊75期 (2022年5月)|其他機構消息 2022年整全心靈醫治年會|性沉溺的預防、治療和同行|娃娃看天下|招聘同工|有品上網 - 品格教育動畫|免費索取「身體是寶貝」遊戲貼紙書|免費訂閱電子版燭光、生命倫理|免費索取:再婚的婚前輔導手冊|索取真真假假假新聞小冊子|同性戀諮詢熱線

每週社關焦點

未能閱讀此電郵?  請按此

 
alt_text

港.我.森情——新聞自由是最重要的安全保障

文字版

 
alt_text
 
alt_text

愛的言說

alt_text

不能逃避的課題

 
alt_text

其實你不用看完一本書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

alt_text

如何協助青少年建立健康性態度?

明光社25週年呈獻系列

 
明光社 明光社 明光社
 
alt_text

明光社就「香港愛滋病建議策略(2022-2027年) 公眾諮詢」 意見書

alt_text

電影小組 - 電影類型十講 (第一炮)

英雄的旅程

 
alt_text

誠邀大家參加〈新一代基督徒的生活形態、工作態度與事奉觀研究〉網上問卷

alt_text

疫下的受寵與受驚

FB直播後可節目重溫

 
alt_text

《四面受疫 卻不被困住》小冊子

經已出版 歡迎索取

alt_text

網評妄評

作者:郭麗明 (美國)

 
alt_text

生命倫理雙月刊75期 (2022年5月)

清零還是共存?看看病毒如何說

alt_text

其他機構消息

2022年整全心靈醫治年會

 
alt_text

性沉溺的預防、治療和同行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娃娃看天下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alt_text

招聘同工

有品上網 - 品格教育動畫

免費贈送「身體是寶貝」遊戲貼紙書

免費訂閱燭光、生命倫理 (電子版)

免費索取《再婚的婚前輔導手冊》

索取《真真假假假新聞》小冊子

同性戀諮詢熱線

 
alt_text

請為疫情下創傷後遺症的患者祈禱

香港理工大學於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即第四波疫情期間),隨機電話調查訪問3,011名港人,亦與31個65歲或以上長者個案進行深度訪談,找出較易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徵狀的群組和特徵。

研究發現,超過一成受訪者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包括侵入性記憶、過度興奮和迴避行為,其中失業、無個人收入、教育程度較低、每天觀看多於一小時疫情新聞的受訪者,較多出現相關徵狀。有長者分享指,疫情期間經常在家無所事事,有時數天也不說一句話,溝通能力出現退化,有感「日日等食等瞓等死,覺得好灰」,後來終與家人相聚,多參與社交活動,亦得到相應支援後,情緒問題才好轉。(資料來源:勞敏儀:〈理大研究揭逾一成受訪者疫下現創傷後遺症 長者:等瞓等死、好灰〉,《香港01》,2022年5月25日。)


禱文
親愛的父神,感謝祢
感謝祢的保守及看顧
香港的疫情已經好轉了一段時間

祈求祢繼續保守香港,亦施行醫治
讓疫情中遭受創傷的人,身心靈都得以復原
無論是因著失業、與人隔絕、追看疫情消息
來自各方的壓力,都可以遠離他們
這樣,他們擁抱的不是創傷後遺症,而是與盼望共存


經文
「你使我們經歷了很多苦難,你必使我們再活過來,你必把我們從地的深處救上來。你必增加我的尊榮,並轉過來安慰我。」
(詩七十一20-21《新譯本》)

 
明光社 明光社 明光社
明光社
The Society for Truth and Light    明光社
九龍 荔枝角 長裕街 8號 億京廣場 11樓 1105室
(茘枝角港鐵站 A出口)
TEL.: 2768 4204
FAX: 2743 9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