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陳健康事件的影響

31/12/1998

對天平村慘劇的死者
  死者雖已矣,但生者仍應對她╱他們有一些哀悼與懷念。這種社會性的慘劇,公眾更應記念、關注及以此為戒。但陳健康事件卻使我們的注意力完全轉移。

編者的話

31/12/1998

傳媒病得越來越厲害了!」相信不少朋友也有同感。

就以近日因傳媒廣泛報道「天平村三屍慘劇」引發的「陳健康事件」,便使公眾再次熱烈討論有關傳媒的操守問題。

追擊「人辦」與人民公敵的形成

郭智嘉    |    自由撰稿人
31/12/1998

最近能與悍匪「大富豪」在報章瓜分頭條的,大概只是那位在妻兒雙亡後即往大陸尋歡、被報章冠以「人辦」甚至是「人渣」稱號的陳先生莫屬。傳媒追擊陳先生「興之所至」,甚至連其電髮、執屋、上卡啦OK等瑣事均一一紀錄,周到之處與早前上映的電影《真人show》(The Turman Show)堪作比較。

投訴有效嗎?

31/12/1998

明光社成立之後,常鼓勵基督徒向影視處投訴有色情成份的媒體(例如:電視、電台、廣告、報章和雜誌等)。但究竟不斷去投訴是否有效呢?今次筆者找一位過往有投訴色情媒體的朋友作出訪問。

(A代表筆者、B代表被訪者)

A:你可以講一講你過往的投訴經驗嗎?

B:我曾多次向影視處投訴一份報章的色情照片,亦曾投訴一本家庭雜誌,刊登買弄色情之文章及照片。

明光社總結「一週罷買罷看」行動及未來方向

31/12/1998

 明光社就有關傳媒對於「天平村三屍慘案」觸發的「陳健康事件」,曾於10 月31 日在明報刊登廣告呼籲市民一同在一週內罷買罷看有關渲染報道是次事件的報章及電視節目,是次行動在11 月8 日正式結束。

我在資訊世界的日子

寇海成    |    基督教電子傳播中心副總幹事
31/12/1998

不經不覺在基督教電子傳播中心事奉已有年半,藉著機構的工作環境,使我更方便地透過「互聯網」認識到這個多姿多彩的資訊世界,我們可以隨時在網上看報章新聞,收聽電台節目,下載自己喜愛的流行曲或實用的電腦軟件程式,遇到相熟的朋友上網時,更可以藉網上傳呼(ICQ)即時與朋友對話…等。可能閣下還未曾經驗過以上的內容,甚至完全對「互聯網」全無認識,但無論如何,每個人都不會否認我們實在已生活在資訊的世代了。

暴戾文化與香港家庭

30/09/1998
香港暴力情況及社會問題分佈一覽表
  明顯暴力

傳媒與暴力

范卓揮    |    傳媒研究員
30/09/1998

1981年3月30日,年輕的享格利(J.W.Hinckley,Jr.)混在大群記者和團體的市民中,當列根總統在華盛頓酒店內走出時,他連開數鎗,射傷了美國總統,總統的新聞秘書和另外兩個人。

小心踏入入互聯網色情險地

陳家麗    |    網站編輯
30/09/1998

記得初入職的時候,經常要透過搜尋器(search engine,用者只要在網頁輸入索引字,網站在搜索後,將有關網頁的索引列出)找一些圖片作插圖。一次,要找一張紅唇照片,於是就在搜索器輸入「lips」一字,結果搜尋器給我卻是排山倒海的裸女照片,甚至是充斥大量「X」字的網頁索引。此後筆者發現,原來搜尋器對某些「關鍵字眼」會有特別「聯想」,自動與色情網站掛勾,於是以後避免用這些字作索引字。

報告「祥和家庭-抗衡暴戾文化」論壇

30/09/1998

社會上屢見不鮮的暴力新聞、倫常慘劇,再加上傳媒所加的煽情標題、血淋淋的照片,均使人不能不正視暴戾文化如何滲透進各角落,並且對家庭這社會中最基本的單位構成威脅和破壞。
作為一個關注傳媒文化的群體,明光社連同其他協辦團體於七月十日假油麻地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舉辦「祥和家庭-抗衡暴戾文化」論壇,與會者近七十多人,共同為建立祥和文化獻議,是次主持為本社副主席梁林天慧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