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婚姻大掃除

韋佩文    |    明光社輔導員
11/11/2025

11月11日是民間的夫妻節,除了香港,其他國家如美國、加拿大、韓國及日本也有夫妻節。1111是夫妻節的亮點,想帶出「一夫一妻、一生一世」的意思,提醒夫妻必須忠於配偶及守護婚姻。在這節日,有些夫妻會藉著送禮物、吃頓燭光晚餐或出外旅遊以表愛意。要維繫一段健康婚姻,夫妻用心去營造一些甜蜜時光是有效的方法,婚姻確實需要常常得到滋潤。

倦怠社會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06/11/2025

《倦怠社會》是哲學家韓炳哲最早期的暢銷作品,當中對於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和現代社會的批判可謂是非常精準。他認為,現今社會是一個單向度的績效社會,這種追求績效的心態並不是從上層而來的直接剝削與催迫所造成,而是從一種過度正向思考所形成的自我剝削。

超現實是否比現實更真實?對雷內·馬格利特 (René Magritte) 作品的思考

余創豪    |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博士,專門於心理測量與統計學,亦是同校哲學博士,專門於科學哲學與歷史。現在是夏威夷大學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教授與課程主任。
06/11/2025

超現實是否不真實?

黑膠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30/10/2025

當我們早已用MP3等串流音樂取代了曾被MD衝擊仍不倒下的CD時,想不到早已被遺忘、幾近消失的黑膠,竟再一次備受追捧,在市場上穩佔一席。

我並不是黑膠迷,但對黑膠卻有一些情意結。

盧雲的誠與愛:全面了解盧雲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30/10/2025

《盧雲的誠與愛:全面了解盧雲》是彭順強博士在閱畢盧雲及其相關書籍後,重新整理而寫成的作品。全書分為四個部分,包括盧雲簡介、著作、整體思想、屬靈觀,是世上第一本既全面,又系統地闡釋盧雲的中文書。此書內容豐富,閱畢後或會對人人所熟悉的盧雲有新的體會。

結束《試當真》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30/10/2025

2025年10月26日的晚上,一個由香港人經營了5年的YouTube頻道《試當真》結束營運,不少人都依依不捨,結束當晚的直播,也讓人感動落淚。頻道臨別前,仍舉辦了一場遊戲節目《墨魚遊戲2》,100名來自各方的KOL,歌手和藝人等,甚至一些難以想像會出現如劉以達、洪天明、鄧兆尊等元老級藝人參與,首播當天更有13萬人同時觀看節目。

作育英才與誤人子弟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23/10/2025

早前一名女學生於社交平台發文,指一名男教師相約她到酒店「傾心事」,她雖然感到事件有點奇怪,但她認為老師為人師表,應有基本的道德操守,故此赴約。然而,到達酒店後該名老師卻向女學生提出發生性關係的不當要求。事件在網上引起極大討論,校方與教育局都高度關注事件。

守密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3/10/2025

《守密:祕密心理學的第一本書!那些藏著不說的,如何影響你的健康與未來》是一本讓人更深入理解「祕密」的著作。

預演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23/10/2025

自從年初得悉心愛的小狗患了肝病後,我們都經常在「家庭成員」群組內更新小狗的病情。直至三個月前,醫生暗示現階段小狗最重要的就是「快樂」,可以吃少少炒蛋等等這些肝病狗不應該進食的食物。經過一輪飲食和藥物調校後,小狗病情曾經穩定下來。可是,不久病情急轉直下,我們追問醫生,他可能因怕我們難以接受,始終不願意告訴我們應以月或周來預備牠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