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如何向子女交代再婚決定
父母是孩子生活的中心,甚至全部。父母不論是離異或是再婚,對孩子而言都是重大的家庭危機,為他們帶來許多負面的情緒和心理壓力。父母離婚,對子女是一個震撼,再婚則是另一個震撼。子女很不容易適應了父母分開的事實及新生活模式,再婚令他們要再次面對無法預計的未來,他們內心充滿恐懼及焦慮,卻無法表達出來。
大胃王背後 透視吃播文化的瘋狂現象
看著別人大口大口吃不同的食物,你會有治癒的感覺嗎?從韓國傳到中港台的一陣吃播熱潮,近年成為不少串流平台的熱門短片,不過行業在幾年間急速失控,由原本的陪吃文化(在節目中與收看者一起吃飯),一下子變成大胃王,再變本加厲,狂吃刺激食物,到在鏡頭後扣喉插管吐掉食物,甚麼都有。為了讓熒光幕前的觀眾看得爽,可謂不擇手段。
我的身體很美麗
人對美麗外表的追求不分性別和年齡,為人父母的或者會發覺年幼的子女十分愛美,但有時對美麗過份執著,卻會令子女在成長路上帶來困擾。當子女覺得自己外表不夠吸引、不夠瘦、不夠高大……這些不足夠彷彿在指責「我不夠好」,總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家長們應怎樣引導子女在追求美麗之時,也別為自己貼上「不夠好」的標籤,並且學習喜歡自己的身體呢?
教會要為荒年作準備
在豐年過後,香港的教會和弟兄姊妹必須有心理準備,可能將會面對漫長的荒年,不單是經濟的荒年,也是政治的荒年!當大家口口聲聲表示渴望主再來的時候,請記著馬可福音十三章8節描述主再來之前的末世的景象是:「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地震、饑荒。這都是災難的起頭。」在渴望主再來的同時,必須有面對災難和困難的準備。
疫情下爸媽的難題與出路
疫情經過10個多月仍沒有受控的跡象,很多人出現抗疫疲勞,基層家庭的生活更是百上加斤。本社在過去幾個月,走訪了近30個基層家庭,希望了解他們的需要並提供一些實質的援助。
因跨性別言論惹爭議 J.K. Rowling面對的挑戰
衞生署推行子宮頸普查計劃,呼籲25至64歲而曾有性經驗的婦女,不論婚姻狀況,都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這是正常不過的健康保健訊息,但在今天跨性別運動的意識形態下卻有可能成為歧視言論的指控。
同運議程LGBT Agenda (2020年11月)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陽光普照》(A Sun) ——愛,不等於了解
教車師傅阿文與太太琴姐育有兩子,但阿文常說自己只有一個兒子阿豪,下年將升讀醫科……的確,大仔阿豪,才貌出眾、善解人意,從來不用別人擔心;而次子阿和,卻因與友伴菜頭一起砍掉仇家的手而入獄,又令女友懷孕……父親偏心似乎有道理。但阿豪突然跳樓自殺,令全家人的關係起了變化。多年後菜頭出獄,對阿和多番滋擾,令阿文不得不出手保護唯一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