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3/2020
![]() |
演員暫退舞台 轉工小巴消毒 演出全停要錢養孩子 6年劇場履歷如空白 |
(明報.24-3-2020) |
![]() |
調查:四成家長憂停課影響子女學業 |
(星島日報.24-3-2020) |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傳道書 9章11節提醒我們,人生變幻不定,許多事往往出人意料之外,因此,無論對自己、子女、甚至整個社會,我們應學會的就是謙卑,不要將個人的判斷當作絕對的真理。過去大半年,由社會運動到今天應如何抗疫,社會嚴重撕裂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無論在上位的和對社會有憧憬的抗爭者,都將自己對現況的評估當作唯一合理的選擇,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並且認為目標正確就可以不擇手段,在互不相讓的情況下,只有玉石俱焚!但願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家都可以有些空間冷靜地思考一下,人算甚麼?我們一切的計劃和判斷都要有隨時可能轉變的心理準備。「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現今你們竟以張狂誇口;凡這樣誇口都是惡的。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各書4章14-17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