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基層學生的困難

01/04/2020
【停課不停學】古有鑿壁偷光 今有基層學生到校門及便利店借免費WiFi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2020年2月29日)

去年本港有597萬人擁智能手機 滲透率達91.5%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2020年3月26日

香港表面上是一個先進的城巿,根據政府統計處去年4月至7月進行的調查,有248萬個住戶家中有接駁互聯網,佔全港住戶的94.1%,但實際上仍有基層家庭的學生未能在家上網。一場疫症,連公共設施都不能去的基層學生,要用網絡上課居然要走回學校門口,有的則要去便利店上課,這可說是我們這個國際都會的大笑話。

信仰反思:
貧富懸殊一直都是人類社會的問題,不分古今。昔日,以色列人還沒有立王的時候,神為祂的子民所訂立的律法,當中也有顧及貧窮人的需要。為了避免貧富兩極化,讓貧窮人有重新來過的機會,神設立了禧年制:「每七年的最後一年,你要施行豁免。豁免的方式是這樣:債主都要把借給鄰舍的一切豁免了,不可向鄰舍和兄弟追討,因為耶和華的豁免年已經宣告了。」(申十五1-2《新譯本》)為了確保自己收回所借出的一切,有些人可能會因為禧年臨近,而不想借錢給貧窮的弟兄,但在神眼中,這等同惡念(申十五9)。

在上位者有責任設立正確的政策,解決貧富懸殊的問題,若然社會政策不能解決問題,在神的子民中間,也可以沒有窮人(申十五4-5),只要神的子民信任神,相信神說過的話一定算數,凡對他人所施予的,神必定有所回報,這樣,才有更多人願意體諒他人需要,對他人伸出援手(申十五4-11)。

「恩待窮人的,等於借錢給耶和華;他所行的,耶和華必償還。」(箴十九17《新譯本》)

回到:教牧社關倫理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