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9/2020
![]() |
【奏響人生】90後失明男生靠摸音記位學琴考獲8級 艱苦奮鬥用音符改寫命運成鋼琴伴奏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14-9-2020) |
![]() |
逾7成殘疾人士照顧者評政府支援不合格 疫情下更感無助情緒爆煲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14-9-2020) |
弱勢社群最需要的並不只是同情,而是理解和給予機會,同情和憐憫可以維持一時,但對方若非摯愛親朋或經常見面便難以長遠維持,而能夠設身處地,了解弱勢社群的困難和需要,協助對方突破這些障礙,讓對方有機會自力更生,才是長遠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消除歧視、給予弱勢社群尊重和機會並不全是政府的責任,而是所有市民,包括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機、商場的管理層、僱主、小販、左鄰右里、甚至路人甲的責任。而在疫情期間,弱勢社群面對的困難比一般市民更大,而他們的照顧者因為許多社福服務的停擺壓力更大,當防疫工作仍會持續一段頗長時間,政府應檢討過去大半年的措施,考慮將弱勢社群的需要重新定位,成為像醫療需要一樣,在做好防疫措施之後必須盡量維持,不要等到有人壓力「爆煲」、甚至有人命傷亡之後才亡羊補牢,疫情雖然可怕,但凡事一刀切、怕承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官僚心態更可怕,需要已經擺在眼前,不要視而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