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愛護地球人人有責

24/08/2023

福島核廢水確定周四起排海 外交部副部長召見日駐華大使提嚴正交涉

  (星島日報.22-8-2023)

日核廢水首年排3萬立方米佔2.3% 明天啟動傾倒落海 中國轟極度自私

  (信報.23-8-2023)
 

甚麼是真、甚麼是假?當一些數據和分析被選擇性地應用,或者政府和一些有影響力的機構只發放一些有利或不利於某些政策的資訊的時候,小市民根本沒有辦法去分辨或反駁,只能期望一些熟悉相關問題的專家,或者有關部門內有知情者願意為了公眾利益而揭露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以及傳媒願意鍥而不捨地以客觀的態度去作深入的追蹤報道,否則在政治掛帥的國際大環境,類似日本排放核污水的事件,很明顯大部份國家的言論,表面看來是反映政治角力多於科學真相,一些與日本友好、甚至結盟的國家,不斷將污染的問題淡化,強調對環境的影響微不足道,但一些與日本關係緊張的國家則咬著不放,至於理應中立的國際組織能否真正中立亦耐人尋味。在這些情況下,新聞自由更形可貴,但新聞自由的先決條件是:傳媒是為了真相而不是為國家或某些政治任務和宣傳而服務,有時甚至會質疑自己政府的立場和政策,無論自己或其他國家的官員提出的理據和論點,都要反覆驗證,不能盲目相信,因為官員和政客許多時都是立場先行,只會強調有利本身立場的論點,有意無意會忽略一些潛在的問題,因此,若果動輒將質疑官員說法的報道定性為假新聞、甚至危害國家安全的話,只會產生寒蟬效應,令傳媒無法亦不敢追查真相。不幸的是,在當前社會的大環境,究竟還有哪一間傳媒機構敢與政府對著幹呢? 

日本排放核污水,必然會產生一些污染,問題只是會否即時產生影響,以及長遠來說會否令海洋內累積更多有害物質,不利於海洋生物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還是真的如有關官員和團體所說的微不足道?但從常識來看,若果真的不會影響環境,何不直接用於在福島清洗街道和沖廁?此外,翻開歷史,所有核電站在開設時,政府都會信誓旦旦表示安全,但由切爾諾貝爾到福島的核電廠,都證明官方的保證根本不是可靠的保證,特別是大部份的官員和政客都十分短視,最重要的是確保自己任期內施政的順利,十年後甚至幾十年後的影響根本不需要他們來煩惱。當然,在批評一些官員和政客不負責任的時候,我們也要撫心自問,為了愛護地球,令自然生態可持續發展,令我們的子孫可以不用面對愈來愈極端的氣候變化、空氣、水源和環境的污染,我們有盡上自己的一分力量嗎?例如減少浪費食物;改變任意使用冷氣和汽車等只求個人舒適和方便的生活態度;停止大量使用紙巾、浪費食水和掉棄塑膠餐具等習慣嗎?但願我們看到的不只是眼前的利益,而是自己和子孫後代的長遠福祉,其實不少環境污染帶來的壞影響已陸續浮現,我們之前所種的已經開始收成。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