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先關心人,再關心柴米油鹽

傅丹梅   |   明光社事工顧問
16/10/2025
專欄:愛的真諦

近年香港經濟下滑,樓價下跌,資產貶值,很多人面對企業裁員減薪,有些中產家庭面對收入減少,子女原本讀國際學校,每年有兩三次旅遊,都被迫作出轉變。有人說貧賤夫妻百事哀,金錢是很好的婚姻試金石,一對夫妻的感情到底是患難見真情,抑或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只有在家庭出現困難時才知道。

當家庭有問題發生時,人們往往急於解決問題,而忽略「人」才是最重要的。男性面對失業及減薪時,他所失去的不只是金錢,更重要的是自尊心受挫,公司沒有以前那麼重視他,他無法為家人提供最好的生活,覺得自己沒有用。當妻子面對丈夫失業及減薪時,著眼點可能落在家庭收入減少後怎麼辦?為柴米油鹽煩惱,為了使生活質素不會受太大影響,可能會催促丈夫找兼職,盡快把減少的收入賺回來。

由於男女看問題的著眼點不同,太太想處理的是經濟問題,並不明白丈夫正面對或處理自尊心受損的問題,於是,太太的催促會令丈夫覺得厭煩,覺得太太只關心錢,彷彿他只是太太的提款機而並不關心他,賺錢能力降低表示他在家庭的地位也降低,令他的自尊心進一步受損,跌入負面情緒的漩渦(Downward Emotional Spiral),整個人被負面思想及情緒困著,人變得越來越沮喪及失去各方面的動力,如未能妥善處理,丈夫的精神健康將會受到影響。

其實,經濟週期有上有落,人的工資亦會轉變,當家庭面對經濟下滑時,最重要的是先救人,才有望救經濟。先照顧配偶的心理需要,再解決問題;先處理夫妻的關係,再處理問題。當丈夫被裁員及減薪時,家庭的經濟會受到一些影響,但未必有即時危機或無法生活。這個時候,丈夫需要的是太太的陪伴、體諒及關心,明白他的想法及感受,容許他有一段時間處理因失去自尊而帶來的哀傷。因此,太太最重要是要先穩定丈夫的情緒,肯定他對家庭的付出,讓他相信他在家庭的地位及重要性並不會與收入掛鉤,令丈夫感受到太太和家人對他的不離不棄及支持,這樣,丈夫才有能力面對逆境,家人的愛亦能成為他努力工作的動力。

當面對經濟前景不明朗,夫妻更要齊心一起規劃未來的生活,甚麼是最重要的?孩子是否要由私校轉去津校?每年外遊的次數是否要減少?又或是改去一些較為便宜的地方旅行?家庭有哪些開支可以節省?優先次序怎麼定?這些都沒有絕對答案,亦沒有對錯,最重要是夫妻經過商討,共同作出決定。自從結婚後,夫妻不再是兩個人,而是二人成為一體,這不是說從此他們成為連體嬰,要時時刻刻出雙入對,而是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甚麼意思?就是夫妻作任何決定時,會考慮對方的感受、需要及想法,亦會尊重彼此的意見,才作決定。

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千千萬萬個,配偶卻只有一個,不要因為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而破壞了婚姻關係,實在不值得。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和修本  創二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