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7/2020
![]() |
【教育要聞】鄧振強:社會復和不易 期望教界守住專業 |
(星島日報.30-7-2020) |
過去一年中學因為社會運動面對的衝擊十分強烈,校方既要面對不同政見的持份者,包括家長、老師、學生、校友、或不知從何而來的校外人士,更要面對來自教育局愈來愈大的壓力,而且意見壁壘分明,誓要校方屈服才肯罷休。其實對政治的看法和戀愛有點相似,往往是一種主觀的選擇而不一定是真理問題,就如在兩黨制的民主國家,不同黨派的意見一樣南轅北轍。中學應是一個了解不同社會思潮和政治看法而不是急於作出選擇的地方,而未成年的學生若參與社會行動,亦需要和家長及老師有更好的溝通,如何教導學生應以校本為主,無論教育局或社運人士都不宜介入學校的教育工作,而校長、老師和學生討論社會問題時亦應客觀持平,不應將個人的政治立場強加於學生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