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2020
![]() |
港台訪問世衛風波 梁家榮:一直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未答如何違一中 邱騰華:覺得佢係 |
(明報.8-4-2020) |
權力愈大、責任愈大,愈是位高權重,愈要小心說話,當路人甲胡說八道大家可一笑置之,但有權力的人若信口開河則後患無窮,大家能想像法官在法庭上說:「我覺得佢係」而不提出理據的震撼和荒謬嗎?此外,在處理有爭議的投訴時,必須公平公正地讓被投訴者有合理的答辯機會,若裁定當事人違規,予以警告或處分時必須有清晰的理據,不能含糊其辭,否則只會變成「莫須有」的罪名,造成寒蟬效應,難以服眾。而今次事件最令人不安的是官員上綱上線地為記者的提問設下了地雷陣,其實,記者為了追求真相、釐清疑問,往往會觸及一些令權貴尷尬、不悅及敏感的問題,若這些都變成了記者的罪名,無異是對記者的恐嚇!正如當記者問及有關港獨、台獨、六四、李旺陽、有沒有人隱瞞疫情等敏感話題時,若官員指記者問問題亦違反一國兩制、涉露國家機密、造謠甚至叛國,那記者還敢問問題嗎?問一些敏感的問題是記者的權利、甚至是天職,如何作答考驗有關官員或公職人士的智慧,其實也是讓受訪者澄清爭議的好機會,問之者無罪,答之者足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