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會花絮
下載文件
鄧耀祖 (前提高合法賭博年齡至21大聯盟召集人)
反對香港特區政府將籃球賭博合法化
年特區政府將足球賭博合法化後,這22年期間賭波的人數和患有賭博失調的賭徒不斷上升。 特區政府在未有了解實況下,竟然主動邀請賽馬會提交籃球賭博合法化的建議,我們為此感到極度憤怒和遺憾。為此,我們一班關注賭博問題的香港市民,特別召開是次新聞發佈會,期望市民大眾能夠知曉特區政府將體育運動項目賭博化所帶來的禍害。
- 兩間大型戒賭中心的賭徒資料統計(10/2003 – 2/2025)
- 賭徒個案 : 18116 男性15770 (87%) 女性 2346 (13%)
- 賭博模式 :
賭場7641 (42.18%)
賭馬 9248 (51.05%)
賭波9527 (52.59%) - 賭博年期 :
0-5 2516 (13.89%)
6-10 2650 (14.63%)
11-15 1634 (9.02%)
16-20 3045 (16.81%)
21-30 2193 (12.11%)
31-40 1802 (9.95%)
41-50 561 (2.54%)
50+ 164 (0.91) - 開始賭博年齡:21歲以下 9958 (54.97%)
備註:資料來自東華三院平和坊和明愛展晴中心
結論:- 患有賭博失調的賭徒每年人數上升,其中一個原因是有合法的賭博途徑。
- 21歲以下的賭徒佔賭徒總個案54.97%。
- 五年內患有賭博失調的賭徒倍增。
- 前來兩間戒賭中心求助的足球賭徒已超越賭馬和賭場賭徒的人數,反映年青新一代喜愛賭波。
- 東華三院平和坊賭波研究
東華「歐國盃期間年青人賭波行為」調查:- 是次調查於 2024 年 3 至 4 月進行,邀請就讀中學及大專院校的學生以自填或網上問卷方式,收集了 751 份有效問卷,被訪者均為 15 至 30 歲的年青人。
- 年青人預算歐國盃投注額倍增,超過一成受訪者(12.5%)有賭波經驗,當中近兩成(19.7%)在未成年時已經開始賭波,有些甚至在高小及初中時首次投注。
- 年青人歐國盃投注的主因是「睇波時更投入刺激」(44.2%),其次為「解悶」(28.6%),第三是「支持心儀球隊」(27.3%)。
- 不少受訪者因為一些賭博迷思,例如「大型比賽容易贏錢」(19.5%) 及「自己能分析賽事及預測結果」(13.0%) 而投注。
結論:足球賽事吸引年青人下注,達到睇波又賭波的雙重刺激。
- 香港賽馬會三項賭博的每年投注額
年度
足球博彩 (HKD $Billion)
賽馬 (HKD $Billion)
六合彩 (HKD $Billion)
2018/19
114.1
125.0
8.4
2019/20
92.6
121.0
5.1
2020/21
140.2
136.1
3.4
2021/22
143.8
140.4
5.8
2022/23
156.9
140.4
7.5
2023/24
160.3
136.1
8.5
(香港賽馬會年報)
結論:足球博彩投注額已超越賭馬,成為主流的賭博活動。
- 香港賽馬會繳付香港特區政府每年的博彩稅
年度
博彩($ Billion)
2018/19
23.3
2019/20
19.9
2020/21
24.4
2021/22
26.1
2022/23
27.5
2023/24
28.6
備註:由23/24年度開始至27/28年度止,為期五年,馬會每年要向香港特區政府再繳付每年24億元的「特別足球博彩稅」,以解決政府的財政困境。
結論:足球博彩稅繳納越多,表示參與賭波的人數也增多;當參與賭波的人數增多時,患上賭博失調的賭徒也相繼增多。
- 個人呼籲:
- 懇請香港特區政府不要將體育項目成為賭博的工具,直接或間接鼓勵市民特別是年青人賭博。
- 增加財政收入的合法和合理途徑可以有很多方面的,不要因貪財而將籃球賭博合法化。
- 打擊非法賭博的途徑和外圍賭波集團是警方的法定責任,香港特區政府和馬會不要以賭制賭。
- 自零三年足球博彩合法化後,香港特區政府沒有進行賭波的專項研究。為此,我們敦促香港特區政府立即進行賭波專項的研究,待研究結果公布後,才再討論籃球賭博合法化的建議。
工業福音團契問題賭徒復康中心
對於籃球博彩規管制度的聲明
本中心對政府所建議的籃球博彩合法化方案表示反對,我們的意見如下:
- 就近日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發出的「籃球博彩規管制度諮詢文件」提到擴展賽事安排對年輕人賭博行為並無明顯影響。馬會指出,18 至 21 歲的投注者比例在過去五年間持續維持在2%以下,顯示擴展博彩活動並未導致年輕人投注比例上升。不過,據本中心過去5年(2020-2024)的統計,25歲以下親身求助新個案的數字約7%,中心設有為40歲以下青年人的互助小組,該小組的求助情況,過去5年39歲及以下的新求助個案數字為36%,即接近4成是年青人。更值得關注的是在求助者中表示於20歲及以下開始賭博(即首次接觸賭博)的約67%。即代表這群青年個案其實在更早的階段已經接觸賭博,年輕人越容易有渠道去賭,賭博的數字上升是必然的事。
-
足球博彩合法化20年來,投注額由160億暴升至2023/2024年度是1,603億元的歷史新高,非法賭博依然猖獗。這清楚顯示合法化根本與打擊非法賭博沒有太大影響,反而會令賭博更趨普及,吸引更多市民參與。根據中心的數據,過去5年有關賭博模式的統計:
55.4%、非法賭馬 8.6%、賭波60.5%、非法賭波 12.9%、六合彩 53.1%
簡言之,因足球博彩求助的數字已超越賭馬及六合彩,成為主流的賭博活動。據前線經驗,中心的青年求助者喜歡打籃球和欣賞籃球賽事較足球更濃烈,所以可以預期如果籃球博彩合法化,屆時必影響很多年青人,甚至未接觸賭博的年青人去投注,亦可預計中心因賭合法籃球而求助的數字必然上升。 - 將來若開放籃球博彩,都可透過手機和網上投注,每天不斷有NBA賽事,一旦合法化,只會令更多年輕人染上賭博習慣。就以中心的個案為例,我們有很多年輕個案因賭波影響事業和學業,有年青個案來中心已有6、7年,未夠21歲在大專時期已接觸賭博,他有賭馬會和外圍(足球、籃球),他分享曾試過因早上要留意賽事,趕著落注,在工作期間要頻頻去洗手間投注。這多年來他一直欠債很辛苦,希望靠贏錢幫自己清債,結果越賭越輸。有另一25歲的年青個案在中學時期已開始賭波,到大專時開始欠債,在兩年間爆煲4次,欠下共六、七十萬,還因賭博導致要重讀一年,當然家人也因此很大壓力。
總結:現時政府已容許市民參與賽馬、足球博彩、六合彩及持牌麻將館的活動,這些合法賭博已經帶來嚴重社會問題,如賭博成癮、家庭破裂、債務困擾、犯法和自殺等。如今再擴大至籃球,將對社會帶來更多負面影響。希望當局能以年輕人福祉為重,撤回有關建議。
籃球體育事工有限公司
反對籃球博彩合法化聲明
籃球體育事工對於政府計劃將籃球博彩合法化深表憂慮和失望,並表明反對。
政府期望用博彩來增加庫房收入、提出其他國家早早已把籃球博彩合法化、甚至認為合法化可令原本不合法地賭波的人有合法途徑去賭博…這幾個原因都是荒謬、短視和令人費解。我們認為政府應該提出不同方法去增加庫房收入,可是,利用賭博這個方式絕對是一個錯誤且對社會造成深逺影響的決定。
-
獨特、明確的價值觀
有人提出有些國家已把籃球博彩合法化,但並不是香港去跟隨的理由。香港應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核心價值,何不參考其他沒有把籃球博彩合法的國家,包括我們的祖國。 -
青少年成長的危機
籃球是香港青少年很普遍的活動,在中小學校裡都是最受歡迎的體育類課外活動之一,籃球博彩合法化必然將眾多青少年導向一個賭博成癮的危機。 -
破壞家庭
賭博不但影響個人,更破壞家庭,因賭博而家破人亡的例子屢見不鮮。政府應積極守護本地家庭,而不是製造催毁家庭的機會。
37年來籃球體育事工在香港以籃球去引導青少年成長,建立健康價值觀,愛自己、愛別人、愛家庭。倘籃球博彩合法,必然深遠地影響著青少年、家庭以至社會各階層。籃球體育事工反對政府將籃球博彩合法化。
籃球體育事工總幹事
梁勉行
2025/4/23
基甸事工
為何青少年容易踏上沉溺之路--為外圍賭博作嫁衣裳
蕭智剛博士
作為青少年輔導及培訓機構,身為一個戒癮治療師,對於當局以籃球博彩合法化打擊外圍賭博,並以之減赤,本人極之遺憾,而且擔心這是為外圍賭博作嫁衣裳,是一個弄巧反拙的政策。理由如下:
-
朋輩感染,勢不可擋
眾所周知,青少年在成長階,朋輩之互為影響,是至為重要。而且,籃球已在康體運動中廣被青少年接受,一旦當中有習染者,賭風一旦在群體中形成,勢難遏止。這就為何毒品問題在青少年群體中,每每教導青少年拒絕吸毒,對朋友的表現行為企硬,就是這重要一環。
-
以非為是,因小失大
籃球賭博合法化最弊的問題,是消除防線,讓社會大眾接受及認受賭搏,青少年在成長期心智未成熟,容易受身邊成人,甚或家長之影響,從小感染賭搏僥倖觀念,形成習慣,增加社會問題出現。
-
認識不深,錯誤解讀
有人認為青少年零用錢不多,不用擔心他們會賭波。其實,賭外圍是不用現金,不用開戶口,全賴人際接觸,再加上網上媒體配合,可以無孔不入,而且輸了可以打折付款,贏了收十足,輸了可欠債,可借貸再賭,外圍投注有五花八門的玩意,加上當局的合法化意識,更會誤導青少年因未合法年齡投注,而成為賭搏接班人。
-
正向發展,自設障礙
當運動強度足夠或身體受到壓力時,需要深呼吸時,大腦會自動釋放安多酚和多巴安腦內分泌物質。 這有助減低壓力及放鬆身體,最後達至止痛及減輕焦慮的效果,令人更歡快。這原本是好,但當這運動配合賭搏時,亢奮作用更會加強,令人不單在運動中,在輸贏之間的亢奮感覺加強,逐漸響往,沉溺成癮,社會經濟以之減赤,恐怕得不償失。
-
研究結果,成效如何?
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指出,如果合法化可將現時10-15萬外圍賭博者帶回50%賭徒重回合法渠道,但是賭波合法化從2003年至今,到底有關推行法案後之成效,有何中立的調研?要留意的,不是10-15萬人,是10萬-15萬家庭,當中青少年,家庭成員,他們受到的影響,"幫助"到底如何?
是故,這次的籃球賭博合法化,我認為是弄巧反拙,為外圍賭博作嫁衣裳,祈請撤回。
香港基督少年軍
「反對籃球賭博合法化」記者會
各位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
我是香港基督少年軍總幹事吳淑玲。今天,我在這裡代表香港基督少年軍強烈反對籃球賭博合法化。特別是因為這一政策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影響將是深遠而危險的。
隨著政府以打擊非法賭博為名,積極探討籃球博彩的合法化,我們必須警惕這一決策可能帶來的影響。籃球賭博的合法化不僅會助長社會的賭博風氣,更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青少年,尤其是兒童。政府此舉似乎是在追求短期的財政利益,卻不惜以青少年的未來為代價。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合法化賭博並未有效減少非法活動,反而助長了賭博風氣,讓更多人沉迷於此。籃球博彩的合法化將傳遞錯誤的信息,讓年輕人誤以為賭博是一種合乎社會接受的娛樂方式,這將對他們的價值觀造成嚴重扭曲。
回顧2003年,政府以打擊非法賭博為名合法化足球博彩,然而,22年之後,我們看到的卻是賭博風氣愈演愈烈。賽馬會的數據顯示,足球博彩的投注額驚人地從38億元上升至1602.7億元。根據香港賽馬會最新評估,近年的非法籃球賭博投注額高達700億至900億元,這顯示出社會對賭博的需求並未因政府措施而減少。這使我們不禁要問,這樣的政策究竟是為了什麼?難道只是為了增加稅收,而忽視了無數家庭因賭博而承受的痛苦?
當孩子們正處於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周圍事物的理解和認知尚未成熟時,他們可能無法理解賭博的風險和後果,使他們更容易陷入賭博的泥潭,影響學業和人際關係。當籃球賭博合法化後,這將向他們傳遞一個錯誤的信息:賭博是一種可以接受的娛樂方式。這種觀念會讓他們誤以為賭博是一種追求快樂和財富的手段,從而改變他們對金錢和成功的看法。甚至模仿成人的行為,認為是一種正常的生活方式。這不僅會扭曲他們的價值觀,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包括焦慮、壓力、抑鬱和自我價值感的下降。
另外,賭博的合法化無疑會讓許多家庭面臨經濟或關係破裂的困境,孩子們可能因為父母的賭博行為而受到影響,家庭結構也會因此受到破壞。這樣的後果是我們無法承受的。作為一個服務青少年的機構,我們的使命是幫助他們建立正向思維。
我憂心籃球賭博合法化將對年輕人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我們曾經目睹了許多因賭博而破裂的家庭,聽到許多因債務而痛苦的故事。這不僅是社會的悲劇,更是我們每一位信徒和市民的責任。
因此,我們呼籲政府重新考慮這一政策,並聆聽社會各界對籃球賭博合法化的擔憂。我們必須共同努力,保護我們的兒童,讓他們遠離賭博的誘惑,建立正向的價值觀,引導他們走向光明的未來。
謝謝大家。
香港基督少年軍總幹事
吳淑玲
2025年4月25日
蕭如發牧師 (基協家庭服務中心創辦人)
本人蕭如發牧師於25年前參與當時反對賭波合法化大聯盟,反對將足球博彩項目合法化,當時政府也是以打擊非法賭博活動為理由,但事隔多年後,看不到任何打擊非法賭博活動的實際果效,賭博問題、賭波問題只是越趨嚴重,從多方面資料都顯示,賭波問題越趨嚴重,投注參與人數越來越多,問題賭徒越來越年輕化,我就是因為當年反對賭波合法化無效,才參與賭博輔導工作至今,坊間稱我為「戒賭牧師」,多年看見很多賭博問題致令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個案,很多苦主個案歷歷在目,也令我看見生命比生活的享受豐富更為寶貴。
今日若再政府將籃球賭博合法化,後果會十分嚴重,籃球對年輕人的影響更大,在我們的求助個案中,廿年來看見賭博問題越來越年輕化,這些年輕人大部份都有參與賭波的活動,所以無論是合法還是非法的賭博活動,只要是賭博活動,都是害人害己得不償失,所以為了更多家庭及年輕人,我反對將籃球賭博合法化。
2025年4月25日
明光社
明光社對「籃球博彩規管制度諮詢文件」 的回應
-
不應只以馬會提供的資料作基礎
政府推出的諮詢文件令人搖頭嘆息,整份諮詢文件不顧路人皆見的利益衝突,以近年積極爭取籃球賭博合法化的馬會提供的資料為基礎,所有數字及推測都是馬會說了算,根本毋須提供任何客觀的數據和分析,難道政府會單憑日本的水質調查去決定是否進口排放核污水鄰近區域的海產嗎?
-
馬會已成可左右政府決策的金主
諮詢文件認為只發牌予一個經營者,是行之有效的一貫做法,可避免激發博彩需求,其實當馬會獨家經營愈來愈多賭博項目,它已成為了一個大到不能倒的機構,多年來政府對博彩稅的依賴愈來愈大、甚至依賴馬會捐款協助政府盡快推行一些可以繞過立法會討論的項目,過去多年,馬會無論提出增加賽馬日、增加轉播海外賽事和縮短賽馬歇暑的時間等等,政府委任的博獎會都照單全收,政府根本不敢對馬會說不,馬會已成為可以左右政府決策的金主。
-
有節制賭博的承諾根本並不可信
雖然政府在諮詢文件內表示會繼續加強推廣有節制賭博,但2003年政府承諾通過賭波合法化之後會執行的措施,絕大部份都虎頭蛇尾,例如定期(起初說兩年)委託大學做有關賭博對社會影響的調查,早已經愛理不理;起初說只會開頂級的賽事,現在許多大家連名稱都未聽過的賽事和球隊亦在投注名單之內;起初只開主客和等簡單波盤,現在五花百門、多彩多姿。說好的打擊非法外圍不過是永恆合用的藉口,現實是合法與外圍在相互競爭之下同步增長,打擊外圍只能靠執法部門的情報蒐集和跨境合作,好像打擊KK園的電騙一樣,單靠合法化是無補於事的,敢問政府當太空油禁之不絕時會否將之合法化?
-
捐獻令社福機構難公開反對馬會
2003年反對賭波合法化大聯盟有來自左中右不同政見的團體,包括教育、社福和宗教各界,有遊行、登報和近百的個人及團體踴躍出席立法會的公聽會表達反對,更有在立法會外多日的通宵集會,但今時今日願意挺身而出反對的團體恐怕買少見少。相反,在全球經濟環境大混亂,政府大幅削減社福和教育的經費之下,仰賴馬會慈善捐獻的機構只會愈來愈多,只要馬會「吹雞」,願意飛身撲出來為馬會保駕護航團體的數量,肯定可以將仍然敢出來反對的團體拋離幾條街!被病態賭徒連累的家人只能自求多福。
-
請一人一信反對籃球賭博合法化
雖然政府和馬會擺明車馬做一場事先張揚會通過的籃球博彩諮詢,但為了我們所愛的香港下一代不會進一步將體育與賭博掛鈎,懇請各關注團體及市民最起碼寫一封信給政府,清晰表明反對將籃球賭博合法化的立場。學童自殺個案一個也嫌多,同樣,賭仔自殺個案一個亦嫌多,因為受影響的還包括為數不少的賭徒配偶和子女,靠賭博得來的稅收是被糖衣包裹的毒藥,而獲得馬會的慈善捐獻是建立在要為馬會的訴求搖旗吶喊的基礎上,希望所有教育、社福和宗教團體要有起碼的風骨和良知,不要為賭博塗脂抹粉,堅決反對籃球賭博合法化,香港的賭風問題有多嚴重?請不要被馬會和政府的片面資料誤導,可以上明光社或各戒賭團體的網頁了解有關情況。
-
請先委託獨立機構研究賭波影響
最後,其實政府若果要做得沒有那麼難看的話,第一件事應該委託獨立的調查機構(例如大學)做一次全面有關賭波合法化20多年帶來的影響,作為是否增加籃球賭博的重要參考,而不是以明顯有利益衝突和立場鮮明的馬會,在一份馬馬虎虎的諮詢文件,隨便提供一些無法查證的資料便當作為整份諮詢文件的基礎,請立即擱置未全面了解實況的諮詢。
明光社
2025年4月25日
維護家庭基金
Protecting children now
is easier than repairing addicted men of families in the future
維護家庭基金回應「籃球博彩規管制度諮詢文件」聲明
25.4.2025 新聞發布會
維護家庭基金成立以來一直在香港守護家庭價值,共同關注在社會上影響兒童在家庭中成長的事情,為孩子發聲。我們的持分者來自不同界別,包括教育、家庭、宗教、社會服務等。就籃球博彩規管制度諮詢一事,我們認為當局不能對馬會有關的建議掉以輕心,低估籃球博彩合法對兒童和家庭的影響。故此,本會按照以下論點,予以反對政府當局容許馬會的建議去開辦籃球博彩項目:
-
政府內部一直亦對籃球賭波合法化有爭論、並有社會道德的考量。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年4月在公開場合指無意開徵籃球博彩稅,免因為增加收入而鼓勵賭風,他表示開徵籃球博彩稅並非正確的方向,對加開項目抱有保留,並解釋若籃球賭博合法化將影響年輕人,亦向社會發放錯誤的訊息。可見籃球賭波合法化在社會政策的層面,仍有相當大的爭議。
-
至今社會各持份者仍未積極參與公開討論和研究,以證現在是否擴大香港賭博範圍的適當時機。 足球博彩合法二十多年,但至今非法足球賭博依然猖獗,這清楚顯示合法化的手段,根本無法有效打擊非法賭博。當局應加強執法部門的力度去打擊,而並非本末倒置,隨便把非法籃球博彩合法化,便以為可以解決非法賭博猖獗的問題。
-
籃球博彩合法化必然帶來籃球博彩普及化,令青少年有更大機會接觸。 以足球博彩經驗為例,政府向馬會發出的足球博彩設有多項條件,包括求馬會採取措施減少賭博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以及不得接受未成年人士投注等。可惜事與願違,真相是馬會無法杜絕青少年涉足於足球博彩。籃球博彩合法化之後,有關青少年參與賭博情況只會有增無減。可見政府今次建議的規管框架,包括禁止未成年人士投注、禁止信用卡支付、展示防止沉迷賭博告示等措施,根本同樣無法真正保護青少年。
-
本會要求當局必須在立法會向市民和議員交代有關這二十多年足球體育博彩合法化對青少年的影響評估研究。 這項研究更應全面交由獨立的學術研究單位進行,去調查香港賭博問題對青少年成長影響的情況,以避免社會在仍未全面掌握這二十多年足球賭博問題對青少年的影響下,便掉以輕心擴大規管至籃球博彩,加劇賭博對這一代青少年的不良影響。根據東華三院平和坊於2024年6月「歐國盃期間年青人賭波行為調查」顯示,六成高中生曾參與外圍賭波,近兩成更在未成年時已開始賭博,求助個案更由2021年的7.2%升至現時的21.1%,反映現行規管足球成效博彩存疑,需要科學研究去進一步評估。
-
最後,我們認為這個開賭的決定將來不易逆轉,令社會未來在處理青少年健康和家庭問題時,負擔愈來愈大的社會成本,最終得不償失。 如果單以增加庫房收入以緩解財赤作為原因,實在反映當局急功近利,長遠而言,籃球博彩合法化的社會成本一定比每年15億收入更大。而且,進一步加大合法開賭的範圍,與本屆政府重視青少年健康、保護兒童、重視家庭價值的政策目標,背道而馳。今天香港的社福、教育、宗教各界前線人員,正在疲於奔命所應付的青少年精神健康和家庭問題,難度還未夠嚴重嗎?
馬會美其名的「規管建議」,其實是反映當局一直無法打擊非法賭博活動。進行規管,反而令社會、家庭和孩子健康付出更大代價。為考慮到保護兒童和家庭的社會願景,就是 “Protecting children now is easier than repairing addicted men of families in the future”,本會促請政府當局反對馬會所提交「設立籃球博彩規管制度」的建議。
如對本會上述的回應有查詢,歡迎與本會總幹事 溫南聲先生 ( 81013338/ 53203733 / anton@familyvalue.org.hk ) 聯絡。
維護家庭基金
採訪通知
致港聞版靜態組採訪主任:
財政預算案公佈,政府邀請賽馬會提交建議,以有效打擊非法賭博活動為由,積極探討規範籃球博彩活動。言下之意,政府有意以籃球博彩合法化來打擊外圍賭博,為減赤而不擇手段。近日,民青局亦上載有關諮詢文件,我們深表憂慮,故此一群「反對籃球賭博合法化」的團體及人士希望表達關注及意見。
日期:2025年4月25日(五)
時間:下午3時
地點:明光社 (九龍荔枝角長裕街8號億京廣場11樓1105室)出席嘉賓:
- 前提高合法賭博年齡至21大聯盟召集人鄧耀祖先生
香港歷來賭博數據分析- 工業福音團契問題賭徒復康中心主任冼家慧女士
現時賭徒尋求協助的情況及分析- 籃球體育事工總幹事梁勉行女士
籃球賭博合法化對青少年的影響- 基甸事工創辦人蕭智剛博士
為何青少年容易踏上沉溺之路- 基督少年軍總幹事吳淑玲女士
籃球賭博合法化對兒童的影響- 顯理中學吳浩然校長
教育界如何看籃球賭博合法化- 基協家庭服務中心創辦人蕭如發牧師(戒賭牧師)
賭徒的心態,賭對自己及家人的影響- 嘉誠 (化名)
爸爸如何因賭博而影響自己和家庭- 阿俊 (化名)
成為賭徒的經歷及戒除賭癮的不容易- 阿O (化名)
分享中學時賭波的經歷 (錄音)- 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先生
對諮詢文件的回應
附件:維護家庭基金回應
傳媒查詢:何慕怡女士 (2768 4204)
一群「反對籃球賭博合法化」的團體及人士敬上
202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