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工作

人在機構,身不由己?

蔡志森
明光社總幹事
14/09/2023

投身機構的事奉接近四分之一個世紀,由於之前在學校和電視台工作過,又做過公務員,對不同的工作文化都有涉獵,因此,在機構的管治文化方面,一直希望做到既有基督教機構的事奉精神,亦有私人機構的工作效率,以及公務員的操守和紀律,個人深信這是基督教機構應有的見證,以及向神向人問責,以下幾項是多年以來個人的實踐和反思。

平時做D乜

陳偉洪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26/06/2023

移居外地,或許不少人也有著筆者類似的經歷。當友人關心問候一句:「你平時做D乜?」頓時,感到語塞,不知如何回答。「平時做D乜」就是日常做甚麼事的意思。這問候會對以辛勞、勤快見稱的香港人帶來一定的困惑。香港人一般會把「做D乜」聯想到與職業工作或其他跟謀生相關的事情。只是,初到英國的異鄉客,大部份也未能這麼快找到工作。

工作.意義

陳偉洪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現在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23/03/2023

移民英國的香港家庭,有不少匆忙而至,只能見步行步;也有不少準備充足,出發前已選定宜居城市,甚至隔山買牛,預先買(租)下房子,務求一蹴而就,盡快安頓。

電影小組2019 —— 第四回:《求生走佬Family》

舉辦日期: 
09/04/2019

不要說像是電影《2012》或是《明日之後》這類因氣候異變而造成的超級災難,就算只是沒有電力,也足以令我們的生活大大被影響!由《五個撲水的少年》、《喇叭書院》導演矢口史靖執導的日本電影《求生走佬Family》,就是要說一個本來每天依賴電力、科技而運作的「日常生活」如何因為停電而被改變。當生活回到最基本的條件下,才知道很多常識我們都欠缺了, 亦可能會爆發很多潛能... 我們的家庭、人際關係又會受到怎樣的衝激,生存、工作的意義又是什麼?四月第二個禮拜二,我們續一起欣賞這輕鬆有趣的電影,又傾下講下吧。

人在職場,就要百倍奉還?

── 生命倫理錦囊 第16期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31/12/2013

­­­­一齣《半澤直樹》,成了人人追看的電視劇。當中主角一句「以牙還牙,加倍奉還」(やられたらやり返す、倍返しだ!),成為了全城打工仔的金句!劇中主角半澤直樹,家族工廠因銀行拒絕貸款週轉險些倒閉,老父也因此自盡。他繼而加入原來拒絕放款的銀行,面對上司打壓,追查不良貸款下落,與銀行內外的「敵人」周旋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