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你是否只追逐小豬?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25/11/2010

   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大受香港市民歡迎,掀起一陣熱潮,門票公開發售首數日,便有大批市民搶購,導致網上及電話訂票系統出現「大塞車」,更有人把周日黃金時段的門票「炒黃牛」,門票由原本10元升至過100元。 

「企業講道德? 究竟得唔得?」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25/11/2010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9月份舉辦之「生命倫理對談」,特別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講師黃元山先生,與我們一起對談「企業講道德?究竟得唔得?」——經濟發展與社會公義。

工資、工時與公義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5/11/2010

經過勞工界多年爭取,立法會終於通過最低工資的法例。但香港社會貧富懸殊、以及政策上嚴重向大財團傾側的情況並未改變,要爭取更合理的「最低工資」和健康的工時,仍然有漫漫長路。

良心—投資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25/11/2010

香港人人都投資!可能你以為「自己甚麼投資也沒有」,但其實不論是供強積金(MPF),或是投資股票、債市、認沽證,你都已在投資的大洪流上,每月自動進貢市場!

變性人是男是女?

傅丹梅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25/11/2010

一名變性人與男朋友申請註冊結婚,由於香港法律只容許一男一女的婚姻結合,而該名變性人的出生證明書顯示「她」是一名男性,因此婚姻登記處拒絕他們的申請。他們不服而提出司法覆核,並獲得高院受理,張舉能法官於2010年10月5日判原告敗訴。
 

安全不等於負責任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4/11/2010

一直以來,教廷都反對使用安全套作人工避孕,最近教宗本篤十六世卻承認在個別情況下,例如男妓可以使用安全套,不過,他表示教廷不認為使用安全套是真正和符合道德的解決方法,但為了減低感染的風險,是朝向一種更人道的性行為踏出第一步。

明光社堅持和平理性地追求公義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4/11/2010

時事評論員黃世澤在11月12日蘋果日報論壇,批評明光社可能顧忌恆基是地產商而一直沒有就商業代母產子作出回應。

勿虧待神和人── 阿摩司書的啟示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21/11/2010

近日大家樂集團被人揭發表面加工人時薪,以配合政府所推行的最低工資政策,但另一方面,卻又取消工人有薪用膳時間,變相減薪。消息經傳媒及互聯網高速傳開,引來一股罷食潮,Facebook更有一個名為「罷食無良財團大家樂!喚醒香港人追求公義」的群組,回應者達九千多人。在輿論及罷食的壓力之下,集團的主席表示收回「成命」,同時作出「三不」政策的承諾,即不帶頭加價、不裁員,以及不減免費膳食福利。

教會為誰辦學?

蔡志森    |    明光社 總幹事
21/11/2010

面對適齡中學生人口在未來數年將大幅下降,為減少殺校及鼓勵一些受家長歡迎的英中一起參與自願縮班,教育局推動全港十六間開五班的官立名校帶頭參與統一縮班,但受到一些校友代表強烈反對,中西區官中名校英皇書院校友、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在網誌炮轟教局強迫縮班,是剝削無法應付直資名校學費的優秀窮學生的入學機會,

「法」必自侮然後「民」侮之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9/11/2010

為甚麼人民不尊重法律?就是當法律淪為專制統治的工具,而不是公義的守護者。三鹿毒奶粉受害兒童家長、「結石寶寶之家」創辦人趙連海,被北京的法院以觸犯「尋釁滋事罪」重判兩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