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必須正視網絡欺凌
政府日前建議修訂《私隱條例》,若未經同意披露其他人的個人資料,從中取利或作惡意用途,可列為刑事罪。不過,政府表示網上起底不一定要負刑事責任,除非網民取得的資料,是未得資料使用者同意;若事主將自己的資料放在網上,網民只是轉載,就毋須負刑責,因為放在網上會被視作是自願公開。
還孩子一點童真
英國一項問卷調查發現,去年有近60,000名15歲的女孩承認曾長期服用避孕藥,相比1999年,增幅達三倍。此外,在去年近200,000的墮胎個案中,19歲以下的女孩約佔20%,其中12至13歲的女孩尋求墮胎的數字亦有上升趨勢。
「我們」眼中的八十後
有幸參與一個討論「八十後」的論壇,主辦組織以商界及與政府關係密切的人士為主。當日絕大部份發言的與會者年紀都顯然不是「八十後」,與當日的主題相映成趣,情況吊詭。整體來說,他們對於「八十後」,大概有這樣的討論敍述:
香港基督徒沉溺行為調查 2010
香港社會雖然物質豐饒,但人的心靈往往更脆弱。各式各樣的上癮,沉溺行為,帶來了十分嚴重的個人,以及家庭的問題和影響。《聖經》教導我們:「凡事我都可 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林前六12)」可是,基督徒也和非信徒一樣,會碰到社會上各種的引誘,弟兄姊妹當中, 也可能存在嚴重的沉溺問題,究竟香港基督徒的沉溺問題嚴重嗎?
前言
二零一零年「若沉遇溺」研討會,為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主辦之第二屆研討會,並由香港浸會大學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協辦,以及得到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同行基金」資助。本屆研討會邀請了葛琳卡博士、莫陳詠恩博士,與超過170多名參加者解構沉溺問題的心理成因以及關係成癮。另外,大會亦邀請了李耀全牧師、吳澤偉先生及康貴華醫生在三個專題工作坊與會眾分享「工作」、「金錢與投資」及「性與愛」三方面的沉溺。
向堅定追求和平者致敬
《零八憲章》起草人劉曉波,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以表揚他長久以來在中國用非暴力方式爭取基本人權,劉曉波只是一介書生,他在《零八憲章》內所提出的只是一些很基本的現代社會對民主、人權和自由的訴求,而他亦是以非常和平理性的方式去爭取,因為發表這些言論而被判監11年,很明顯是文字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