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推介
24/08/2023
人生充滿各種轉變和挑戰,例如升學、搬家、朋友離開、寵物離世、生病等等,都可能讓人感到疲累,甚至吃不消。在經歷轉變時,家長如何陪伴子女平安渡過各樣轉變?怎樣調整自己的心態?家長能否向子女表達自己的感受? 以上種種問題,明光社8月講座邀請了註冊輔導心理學家莫林天欣博士為大家解答,以及作為家長的何慕怡姑娘作分享。
20/07/2023
提起精神病,一般人都會有排斥,加上最近社會發生精神病患者斬人事件,人們對精神病的誤解愈來愈深。究竟精神病是什麼? 可否痊癒?患者及家人應該留意什麼? 政府有什麼資源幫助這些人? 醫院輪候的情況如何? 社會的資源如何可以幫助他們? 信仰與精神健康的關係 ? 以上種種的問題,明光社7月講座邀請了東區醫院精神科醫生鍾沛然醫生及香港心理衛生會首席企業培訓顧問黃廷儼先生為大家解答。
21/09/2023
2015年,明光社推出了《愛‧牧‧同行──基督徒如何回應同運教材》,8年後,我們對教材進行了修訂,盼能提供適時的相關資料,以供關注同運議題及關心同性戀者的教牧同工及同行者參考使用。
30/06/2023
電影類型十講*的第七回 -- 屋裡有怪物, 我們沒有挑選鬼怪電影, 而是以近來熱話:「AI機械人」作為主角的電影《人工殺姬》(M3GAN)作是次的討論電影。當一個機械人知悉了你全家的數據與生活習慣, 並且懷有了惡意後,可會與一隻邪惡鬼怪差不多?我們是次以這電影作個討論吧!
20/06/2023
日期: 20/6、27/6、4/7、11/7 (逢星期二)
時間: 8:00-10:00pm (共四堂,每堂兩小時,共包含十個主題)
導師: 傅丹梅女士, 韋佩文女士
時間: 8:00-10:00pm (共四堂,每堂兩小時,共包含十個主題)
導師: 傅丹梅女士, 韋佩文女士
30/05/2023
今天的媒體,充斥著性與暴力的內容。然而我們無可避免地需要使用社交媒體,同時也被迫要面對著這些內容。當這些資訊都已經滲入了流行文化之中,我們也需要有建立批判的思維去面對欠缺道德判斷的資訊。
「身體是寶貝」遊戲貼紙書,當中包括五個小朋友經常出現的場景,父母可與小朋友一起為場景中的主角揀選合適的服飾,動動小腦袋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藉此教導小朋友保護身體的知識。小朋友也可以發揮創意,為不同場景填上色彩。我們亦準備了一些相關內容的有趣動畫短片和性教育兒歌,父母可用手機掃瞄二維碼觀看短片,加強小朋友自我保護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