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字版 (燭光網絡 57期)

社關離不開故事

燭光網絡 57期 (p.18)
15/11/2007

閱讀雲彩: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五

星期五的晚上,可以很社關、很信仰又很香港。由今年十月至明年四月,每逢月底最後一個星期五,本社有「閱讀雲彩」這樣一個對談:總幹事蔡志森先生,與城中不同弟兄姊妹和有心人,關心社會、追尋呼召、對談信仰和生命中的悲喜。而這天晚上──10月26日,有資深傳媒人、現任突破外事經理李碧心,分享她生命裡的精彩和精彩裡的生命。

這個童年有暖意

 「很記得,小時候,很喜歡看星島晚報。」李碧心說。「因為媽媽雖然只有初中程度,但她是關心時事的讀報人,小時候更有跟媽媽聽收音機的習慣,沒想到這影响到我以後入了電台。」童年的故事最動聽,這位資深傳媒人娓娓道來:家人、情感和玩伴──那個艱難但如煙的童年香港。
 
李碧心的童年,典型的香港故事:成長於西營盤,家窮,母親的慈愛卻足以填補時代的匱乏──家用的幾個小錢,仍促成童年的每餐不缺,生日才有雞肶吃的暖意故事。或者,與你我一樣,社關的故事,由童年的榜樣、暖意洋溢的成長故事開始。

思‧影畫@佈道

燭光網絡 57期 (p.22)
15/11/2007

《密陽》、《奇異恩典》10月份在港上映,而後者更成為不少機構推動信徒社會關懷的「好幫手」,意味著商業與信仰其實可以並存不悖,市場對信仰命題一直有著需求,特別當人生遇上三岔口或工作失去意義時,心裡會不其然高呼「活著為何?」。
 
不同宗教、信仰為此提供出路,除了書籍、講道,影像方式可算是近十年來在本地一個較新的傳播渠道,不過手法要達至沒有「硬銷」箇中頗有難度,而現今本地福音機構的影音製作相對以往實在已進步不少,不過要追上商業製作,無疑尚有一段距離,或許製作背後有著若干「潛台詞」:如要對觀眾有「完整」的佈道訊息;明顯的祈禱場景等等,容易成了編劇、導演的「包袱」,當故事發展符合信徒的主觀良好意願,卻不一定能引發未信者入場觀賞的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