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字版 (燭光網絡 18期)

引人亂「性」──莫讓自由主義的性革命張牙舞爪!

燭光網絡 18期 (p.1)
31/05/2001

很多調查顯示年輕人在「性」方面 愈來愈開放!婚前性行為、同居、婚外情、同性戀對不少人來說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也許男女相悅而沒有性行為才是令人難以理解的問題!

當一些人對時下年輕人在「性」方面的態度搖頭嘆息的時候,大家可有深切了解這些年輕人所面對的誘惑和挑戰呢?每天一踏出家門,以女性胴體硬銷產品的廣告便隨處可見,打開大眾化的暢銷報章,有關性的資訊充斥在不同版面,青少年喜愛的娛樂版基本上是重災區,走光照、胸部特寫固然是指定動作,而男女藝人似乎除了性關係便沒有其他正常的關係,同乘一「車」便是同「居」,一起吃飯便是偷情!而本來最健康的體育版,除了已淪為賭波版外,更經常以男運動員的女友或女運動員的性感照作招徠!港聞版有關風化案的報導可說鉅細無遺,編輯最有興趣的是案中的性愛細節,而不是如何避免再有類似事件發生!至於最為人垢病的風月版,除了有嫖妓指南外,更有色情網頁和光碟推介,色情玩意示範等等!至於青少年雜誌的題材幾乎每期皆與性有關係,而打著性教育為幌子的信箱,最吸引讀者的不是答案,而是問題中千奇百怪的性經驗和幻想!

影像媒介的發展,更為性誘惑推至另一高峰,在電影、光碟和互聯網上,充滿誘惑的女性胴體固然多的是,但對青少年更大衝擊的是它們所帶出的性觀念──婚前性行為、一夜情、同性戀、濫交、多元性愛......

沒有開始過的教會性教育

燭光網絡 18期 (p.3)
31/05/2001

編者按︰青少年愛滋教育中心(Teen Aids)是一個專門向青少年推行性教育及愛滋病教育的非政府及非牟利機構。她的服務對象是青少年、包括其家長、老師、社工及有關之專業工作者。宗旨是通過遊戲及藝術向青少年進行性教育及愛滋病教育,讓青少年能健康自信地成長,並能面對性及愛滋病等各種疑惑。

青少年性教育熱線響過不停,電話的另一端是一把斯文、敏感的男聲︰「你是基督徒嗎?」

「是。」

很武裝地︰「那你反對婚前性行為吧!你有返教會嗎?」

「我有返教會,但我是否反對婚前性行為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此刻能夠幫到你,你有這方面的問題,對嗎?」

「嗯,我和女朋友都有返教會,我們上個月發生了性行為,現在懷疑她有了BB,我們不敢和教會講、不敢和父母講,又不敢看醫生。她爸爸是做醫生的,他會知道吃那些藥等於發生了什麼事,我現在攬著我的女朋友,她很害怕,不如你和她談談吧......」

xxxx

性文化的『甜‧酸‧苦‧辣‧鹹』

燭光網絡 18期 (p.4)
31/05/2001

一般人遇到『性文化』三個字,可能即時想到的味道是『鹹』!但是,除了『鹹』之外,現今香港傳媒展現的『性文化』,還有:───『甜‧酸‧苦‧辣』四種味道

『甜』

為何有甜味?因為無論在電影或電視,有關性的問題很多時都被美化,特別是隨便的性行為、一夜情或性濫交等,都被媒體塑造成美麗及理所當然的情節,當中甚或想表達一種甜絲絲的感覺。

《American Pie》這套電影正是一個好例子。

解「毒」後現代公園阿伯(上)

燭光網絡 18期 (p.7)
31/05/2001

(編者按︰最近明光社搜集了一些學者關於「性」的言論,那些言論不單拆解現時主流性倫理,更代表一種沒有倫理底線對性的觀點。我們以「阿基」早上的在學校附近公園中的遭遇向讀者介紹這些言論。讀者在閱讀時可以留意各人的反應,看看那一種觀點最能代表您的立場。歡迎讀者參與這場「騎呢」辯論,可簡述閣下的論點,寄到明光社或電郵至info@truth-light.org.hk
看一看手錶,早上七時正,時間剛剛好,還有半小時才開課,就在前面兩張長椅子的一個空位坐下吧!對了,還沒有告訴大家,我是一名預科生,自小是基督徒,由今天開始,我決定每天早半小時起床,到學校附近的一個公園處看聖經,名為「晨早經一經」簡稱「晨經」計劃。

慢著,這兩張長椅子不過坐著一位伯伯、一位嬸嬸和一位其貌不揚的肥胖男子,怎麼會彌漫著一股不尋常的氣氛......我是否看漫畫看得太多了?
*****
「豈有此理!」坐在左手面另一張椅子上的伯伯忽然放下報紙大喝一聲。

『多謝剛才聽眾的意見,看來聽眾大都支持這次的婚姻修正草案,嚴打包二奶......』原來伯伯身旁的嬸嬸正收聽著電台的phone-in節目《晨早傾一傾》,討論有關全國人大公佈的婚姻法修正草案。

一些法律與道德的觀察

燭光網絡 18期 (p.9)
31/05/2001

筆者最近旁聽立法會「性傾向歧視」小組委員會會議,會議主要討論到社會上是否有歧視同性戀者,其中的一項討論議提是有關刑事罪行條例中關於肛交及合法性交年齡(Age of Consent)有否歧視同性戀者。與會人士包括平機會主席及保安局官員,當政府官員表示若果要修改有關肛交條例時,便要考慮公眾道德。這一個觀點立時惹來議員強烈不滿甚至認為這會導致「多數人的暴政」,1平機會主席胡紅玉在回應保安局回應時,更清楚表明法律不應與道德有任何關係。

「靈」與「性」

燭光網絡 18期 (p.12)
31/05/2001

 

編者按︰作者有十多年的婚姻輔導經驗並曾赴美進修婚姻與家庭治療,最近著作為《溝通不是萬靈丹─另眼透析現代婚姻》突破出版

 

性愛讓夫婦二人成為一體,在沒有掩飾造作赤露敞開的情況下,二人彼此契合,「性」是何等美的事情,它不但是肉體上的享受,更是靈性上的契合,在愛中夫婦無條件地彼此接納。

扭曲了的「性」

燭光網絡 18期 (p.13)
31/05/2001

編輯邀稿時,為這篇文章點出香港時下性氾濫的背境﹕「香港人越來越開放談性,但與此同時傳媒及互聯網商亦看準性慾擴張所帶來的商機,而以不同形式提供色情資訊,雜誌隨書附送性感女郎小冊子,報紙有嫖妓指南,有線電視有成人電台等等。香港社會越來越性開放及強調沒有底線的多元性愛文化,這怎樣影響香港信徒呢﹖信徒如何自處呢﹖」

我們都被「性」包圍

性變成一種垂手可得的商品,每天當你行出街,打開報紙、電視、電影、上網,我們都被「性」包圍,「性」本來是男女在彼此委身的婚約之內,在私隱之下享受的親密,突然變成一種買賣、一種挑動你起性慾的刺激、隨意被曝光的八掛新聞,我們不禁問﹕What happen to sex?「性」發生了什麼事﹖
作為一個輔導中心,輔導室內的傾談,雖然可說是非常「個人」,但事實上亦最反應時代的脈膊。最近一班同事討論個案時,也不約而同遇到不少與性氾濫有關的個案情況,看到當性被扭曲後帶來對個人、家庭的破壞。

性開放文化為牧養帶來甚麼問題?應如何解決?

燭光網絡 18期 (p.15)
31/05/2001

驟眼看來,「性革命」或「性開放」是近代流行於美國一些大城市的景象。事實上,法國在十五世紀開始已經倡導道德自由(moral freedom)的信息。1其 後「性革命」便經歷了維多利亞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大衰退、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等時期的不同演變,「性革命」或「性開放」已是現代不能阻擋的洪流及廣泛被 社會人士談論的課題。簡單來說,所謂「性革命」或「性開放」就是批判和改變傳統的性觀念和實踐,尤其是在評擊基督教的性觀念上顯得更加厲害。再者,現代信 徒在「性開放」的觀念也不自覺地受著後現代主義思潮(postmodernism)的影響。有些基督徒開始質疑教會的傳統做法和挑戰牧者的權威。他們自己 的判斷和決定才是權威。他們對事物的看法採取處境性的觀點,凡事沒有絕對,包括性觀念。事實上,性開放文化正在沖擊著廿一世紀的基督徒教會生活,同時困擾 著教會的牧養事工。當在性開放文化的洪流下牧養信徒時,牧者可能遇到以下在傳統牧養中較少處理的問題:

性倫理

燭光網絡 18期 (p.18)
31/05/2001

性具多方面的意義,在此簡單的辨別性(sex)和性特質(sexuality)。性特質是由四層組構而成:(1)初生的性(natal sex)、(2)性身份(sexual identity)、(3)性別角色(gender role)、(4)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初生的性是指生下來之時,定嬰孩為男或女的肉體(physical)和生物(biological)特徵。性身份是指一個人的自我性概念(sexual self-concept),即人對自己作為具性別者的看法。性別角色是指在某一特定文化下定義的性別身份(sexual identity)。這包括談吐、儀表、行動、衣著、態度、標籤、及認可或期待的行為。性取向則指性慾(erotic)吸引方向,例如對異性(heterosexual)、同性(homosexual)、或雙性(bisexual)的性吸引。在此性特質的定義下,它比性的涵義闊得多。不過為了方便討論,讓我們以「性」作一般性的用法,包涵性特質的意義。至於倫理,可定義為對動機、行為、及品格之善惡對錯的評價和規定的反省。

解「毒」後現代公園阿伯(下)

燭光網絡 18期 (p.21)
31/05/2001

上文提要:公園辯論員阿伯發表性觀點贏得一片掌聲,神祕肥胖男子忽然作出回應......

「先生,你剛才怎麼完全不回應呢?」阿伯想不到竟會遭人反駁,顯得有點愕然。

肥胖男子立即道歉。「不好意思,在下綽號肥仔道德佬,習慣是雄辯滔滔前要吃五六個麵包或兩三個飯盒,不過一般人都只會稱我為肥佬......

這個開場白聽來有點面善,難道公園內的人都要這樣自我介紹?再看一看他那一大袋麵包,不過十五分鐘的時間,已消失得無影無蹤,果然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