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辦學應不忘初心

06/10/2025

美國路德會入稟指香港國際學校斂財違慈善理念、教育不符聖經價值 警告或收回校址

  (法庭線.2025年9月11日)

美國路德會於9月10日入稟高等法院,指控香港國際學校公司(HKISAL)違反經營協議,要求索償審計、諮詢費約1300萬元。入稟狀指控該學校每年收取約31萬元的學費,已經遠超香港家庭入息中位數,變成不是平民百姓都可入讀的學校,違反路德會慈善辦學理念。不僅如此,HKISAL從事高度投機性的私募股權投資,坐擁28億元的淨利,因學校掌握財產及資產,所有收益只利及校方成員,如辦學是一門生意一樣。

另外,HKISAL又舉辦一些冥想、瑜珈、森林浴等宗教課程,並且該校的「多元、平等、包容及公義社團」在社交媒體Instagram宣傳有關LGBTQ+等訊息,並不符合路德會提倡的基督教價值。美國路德會要求校方重新跟從辦學宗旨及經營協議,否則便會在2028年收回校址。不過,HKISAL發表聲明指出路德會指控有誤,對此感到失望,指會繼續營運學校。

該校如果用做生意的形式經營學校,收取高昂學費,儲備超過教育局建議的10倍的財富;允許同學在校內宣揚LGBTQ+等非基督教價值,明顯違反基督教的辦學宗旨,學校確實是難辭其咎。不管校方覺得路德會本身的立場是否保守,如果辦學團體本著自身要捍衛的價值來辦學,學校是需要遵從,而不是無視辦學團體自身的價值觀,來宣揚自己認同的價值觀,如果價值觀不合,該離開的是學校管理人員,而不是提供校址的辦學機構。

信仰反思
人的管治能力出於神,愈認識神的知識,人愈能發揮神創造人時的真善美,可以與其他生物,以及其他人分享手上的資源,而不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斂財無道,甚至忘記初心,偏離了原先神所交付的使命及擔當。這樣並非真正的富足,而是窮得只剩下錢。

耶穌曾與一名非常富有的官相遇,這人追求永生之道,於是尋問耶穌的意見,耶穌還想他做多一樣事情,便是變賣所有跟從他(路十八18-22)。耶穌作出這樣的邀請,並非要為自己增多一名門徒,增強自己的名聲,而是希望這位追求永生之道的官確保「有財寶在天上。」(路十八22下)。很多時候,人努力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地上,卻忽略了天上所累積的財寶才是真正的財寶,以致在地上看似富有,以為自己毫無缺乏,殊不知在神的眼中,是「困苦的、可憐的、貧窮的、瞎眼的、赤身的。」(參啟三17下)。對於認識神的人來說,若不趕快悔改,向耶穌買眼藥膏塗抹自己的眼睛,使自己看見自己的問題(參啟三18下),最終只會被神唾棄。

被辦學的原機構撇清關係充其量是丟臉及失去金錢,但被永生的神唾棄,卻是最讓人無法承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