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13-4-2023) |
(時代論壇.31-3-2023) |
各大交通工具相繼向政府申請加價,乍看之下,還以為香港的經濟已全面復甦,但環觀香港的經濟環境及現況,卻令人憂心忡忡。香港市民仍憂慮疫情會否有第六波,加上外圍經濟的影響如美國加息、銀行倒閉等都有機會影響香港的經濟。而最重要的是香港市民的人工大多沒有增加的情況下,交通費已經以倍數的上升。其他各項與民生相關的公共事務亦在排隊申請加價中,故此香港人的快樂指數,又怎會上升,下降是必然的事實。各公共事業營運者在加價時應顧及社會的責任,與市民一起共渡時艱,這種既誇張又不合理的加幅,不但與「獅子山下」的香港精神背道而馳,更加在獅子的口上劃多一筆,開大個口去吞噬久傷未癒的香港人。在經歷疫情、經濟等各項打擊後,此刻的香港人正在喘息當中,與民休息才是香港人所需要的。各大交通工具、與民生相關的公共事業當然有加價的需要,但加價要有序,有快緩,不是一下子就加價一倍,甚至高於一倍,把一塊大石在一瞬間壓在市民身上,造成沉重的負擔。
住在離島的居民,出市區路途遙遠,以坪洲及喜靈洲的居民為例,在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的資料可見,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15,940港元,要當地居民承受貴一倍的交通費,只會讓島上的在職人士搬離,又或是他們選擇不再出市區工作,他們只能長期留在島上,脫離社會,這是否我們渴望想見到的現象?可以計算,營運者申請的加幅,是由平日的普通渡輪船費的16.6港元大幅上升至33.2港元,以五天工作的上班一族來說,每個月來回坪洲便要增加大概700元船費,此數目仍未計算由中環碼頭再轉乘其他交通工具的增加款項。疫情後,很多國家都與民共渡時艱,有國家推出每月大概422港元的月票,全國通行任用,一方面是能用票價振興當地的旅遊業,另一方面是希望市民能多用公共交通工具,減用私家車,以降低油價上升的壓力,這項德政獲得全國市民的讚賞。該國政府更稱票價並非一成不變,將來若有更多人購買,優惠票的定價還可以更低。這令我想起,不少香港人到了60歲,便會棄掉自己的私家車,因為他們希望能盡情享受2元乘車的優惠。香港的快樂指數,一直低於其他亞洲的國家,最近的報告更顯示香港幸福程度的全球排名連續三年下跌,在全球137個國家之中,只排名第82,原因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