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25-8-2022) |
(明報.29-8-2022) |
將問題過份簡化,以偏概全是不少傳媒和KOL(意見領袖)的通病,傳媒公信力下降往往不是由於傳媒報道明知是假的新聞,而是由於傳媒選擇性地報道一些與本身立場相同的內容和意見,而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一些與本身立場不同的看法。當傳媒老闆將自己變成社會運動或愛國教育的推手,自然容易掉入不能客觀中立的泥淖,無法堅持傳媒人應有的不偏不倚、努力追求真相的態度。而KOL在表達意見時當然有很大的自由,但若引述的只是一些未經證實、甚至無中生有的消息,只會成為散播謠言和偏見的幫凶。對於傳媒來說,公信力和影響力雖然不一定成正比,但長遠來說,經常被人發現弄虛作假、不盡不實的傳媒,自然會流失讀者和觀眾,只要香港仍然擁有選擇的自由,扮演宣傳機器的傳媒總是會被愈來愈多人唾棄的。另一方面,傳媒對市民大眾的影響雖然不能小覷,但有些影響來得快也去得快,真正對一個人產生細水長流的深遠影響的仍然是教育,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教育,而教育最重要的是幫助一個人增長知識、明辨是非、建立品格、學會與人相處、以及尋找人生的意義。
反修例運動和近年不同的社會運動,當中摻雜了很多不同目的,以及對社會和政治環境有不同前設和期望,其中一些對社會未來的願景當然和教育有一定的關係,例如期望有一個更講求民主、人權和自由,讓市民有更多參與的權利和機會的社會,期望政府官員向市民問責而不是騎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狐假虎威,這些應該都是教育的成果。而在社會運動中有些人急於求成,相信可以透過激烈手段去加速達成社會改革,另一些人對改革十分抗拒,怕會失去既得利益,或者深信背後涉及十分複雜的政治鬥爭,因而支持採取愈來愈強硬的措施,最終造成社會的嚴重撕裂和動盪,這種情況當然不應簡單地歸咎於教育和教師。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社會有深層次的矛盾,通常是由制度、政策和官員的態度所引致和累積,當民怨沸騰,再加上一些傳媒和團體的推波助瀾,便會爆發衝突,若官員的未能有效地疏導民怨,解決矛盾和分歧,反而事事以為自己最正確、「最打得」,而市民是最無知、最易被利用,因此只採取嚴厲的手段去打擊異見人士而漠視有關訴求的話,就算衝突表面上得以緩和,但社會矛盾其實並未真正得到解決,只是暫時成為了睡火山,當內在的矛盾不斷繼續醞釀,火力愈來愈猛,另一場的爆發何時出現只是時間問題,根本無法真正解決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