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29-12-2022) |
(明報.22-12-2022) |
生不逢時的確令人感慨,特別是錯過了一些成長中的重要經歷,例如對這幾年唸幼稚園、升初小的學生來說,由於經常停課或上網課、許多課外活動、旅行、參觀、比賽、運動會、慶祝會、甚至遊學都被取消,就算可以上學,也沒有機會與同學一起午膳、開開心心地玩耍,對他們的社交技巧帶來很大的影響,不少小朋友連幼稚園同學的全貌可能都未曾見過。有些教書的朋友表示現時二三年級的小朋友仍然十分BB,中二中三的同學仍是像小學生。而大學生的情況亦好不了許多,由社會運動到疫情,他們就像被偷走了四年的學生生活,上莊落莊、攪CAMP攪活動、住宿舍、屈蛇較腳趕校巴的校園回憶幾乎通通欠奉,本來大學除了學習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學習待人處事、為日後踏足社會做準備,而且人生不少重要的友情、甚或愛情都是建立在求學階段,老同學的情誼是可以一生一世的,不過,沒有美好的共同回憶,又如何維繫長遠的關係呢?但從另一角度,幾十年後大家回憶2019年一起上街;大學的圍城;疫情下的網課;幾年都沒有見過某些同學的廬山真面目;毋須走堂只須掛機,其實也是人生的難忘經歷,就像抗戰時跟隨政府遷徙的大學生;文革上山下鄉的青年人。
一些負面的經驗其實也是人生的重要功課,提醒我們要避免重蹈覆轍,行錯路、走了冤枉路固然可惜,更可惜的是我們沒有從錯誤中學到教訓及深切反省,一錯再錯。正如文革固然是悲劇,但經過文革仍然再攪盲目的個人崇拜、要求人民愚忠、不斷攪領導人思想的學習班的話,那就是悲劇中的悲劇!有些似是而非的說法有時害人不淺,例如有人說年青人不怕犯錯,因為衰得起、輸得起!這話只說對了一半,年青人勇於嘗試,不怕困難、不怕失敗是一件好事,但大家亦必須明白有些錯是可以「返轉頭」的,有些錯卻是不歸路,後果是會影響終身的,例如不愛惜身體,損害了健康、令自己肢體傷殘、未婚產子,或者犯了刑事罪行而坐牢、傷害了他人的身體或心靈等等。鼓勵年青人勇敢嘗試的時候,也要提醒他們思考後果。不過,無論如何,年少輕狂和反叛,總是有機會犯了較嚴重的錯誤,或者做了其他社會人士未必認同的事,給予他們機會改過是應該的,若果連做關愛隊員也有比做議員更高的要求的話,是本末倒置,令人合理地懷疑有關的安排是要封殺某些近年的反對派而為建制派度身訂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