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香港新聞自由排名

11/05/2023

港新聞自由排名稍升 續遜盧旺達 無國界記者:續關注國安法遏聲 港府:指控無根據

  (明報.4-5-2023)

蔡玉玲終極上訴 爭議行使記者角色非明知故犯 官質疑律政司方再收窄查冊範圍

  (明報.4-5-2023)

當有人批評我們的時候,第一時間只想到如何反駁,甚或很快便以陰謀論回應人或機構,恐怕能夠不斷改善的空間十分有限,甚至只會每況愈下,沒有最差,只有更差。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當有人批評我們的時候,第一時間應該做的是不要讓自我防衛機制主導我們的回應,已假設對方不懷好意,或是擔心自己要負上全責(孭鑊)、甚至要人頭落地,因而奮力還撃,而是應該先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有沒有做得不好、不足夠、或是容易讓人誤會的情況。若果批評我們的只是個別人士,也許只是對方的偏見,但若果批評我們的是許多不同背景的人士、團體、甚至國家,那麼自己必然有些地方可以改善,正所謂無風不起浪,對於別人的批評,最好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自己才會有進步的空間和機會。一直以來,香港的新聞自由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在2002年排第18位;之後反覆下滑,2012年排54位;到2019年已跌至73位,到2023年再跌60多位,在全球180個被評核的國家和地區排第140名,比盧旺達及柬埔寨還要低!由2019年至今,不少的新聞記者和機構皆被檢控,機構被動或主動結束;不少記者離職、甚至選擇離港,若面對這些客觀的事實,仍然一味反駁說有關指控全無事實根據,實在是輸打贏要,為何當初排第18位時不出來譴責有關機構造謠生事?

能夠影響一個地方的新聞自由排名升跌,當地政府一定扮演重要的角色,惟有政府的官員和權貴有廣闊的胸襟,不介意別人的批評,並且有足夠的自信,不會玻璃心,一被批評就受傷、甚至粉碎。另一方面,雖然在本地註冊的新聞機構仍然有210家之多,但新聞自由不是以數量來決定,而是要看有沒有多元的聲音,機構雖多,但觀點若是一面倒的話也是無濟於事的,在國安法紅線處處的陰影之下,香港的傳媒機構若果不敢再發揮監督和批評政府及權貴的角色,事事自我審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再加上記者和傳媒機構在執行過去一直行之有效的採訪方式或報道手法時,卻忽然成為被檢控的罪名,怎會不令從業員擔憂?政府若果認為外國人對香港的新聞自由指手劃腳並不可信,倒不如自行委託本地的大學做一個民調,看看香港的新聞從業員和市民大眾認為香港的新聞和言論自由究竟有沒有倒退?事實勝於雄辯,不用作無謂爭拗。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