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
校際足球比賽後,初中兒子晚上七時多回家,氣沖沖地擲書包落地下,母親主動關心兒子:「今天的比賽如何?」
兒子:「某中學d人茅到死,又有黑哨,正xx!」(兒子用粗口罵對手及球證)
母親嚴厲地說:「我同你提過講粗口是不對的。」
兒子反駁:「好多人都講粗口架啦,我又唔係用粗口罵你。」
父親按捺不住: 「你個衰仔!你阿媽好心教你,仲駁嘴!比賽一定有贏有輸,輸唔起就唔好踼!」
兒子晦氣地說:「係呀,我正衰仔!」
結果父親及兒子彼此對罵。
分析
兒子感受:輸球賽委屈因對手出術,令他十分憤怒,以粗口去發洩情緒;母親不明白自己,反應過大;父親亦誤解自己,加倍委屈,責罵令他憤憤不平。
母親: 又憤怒又難堪,本想表達對兒子關心卻感到兒子不尊重她;對兒子講粗口行為感到不滿。
父親: 氣上心頭,覺得兒子態度惡劣,不受教。
你會怎樣回應?可以表達同理心嗎?
同理心的回應
兒子一回家就氣沖沖地擲書包落地下。(母親感到兒子的怒氣)
母親:「你似乎好嬲,我估今日一定發生一些不如意的事。」
兒子:「某中學d人茅到死,又有黑哨,正xx!」(母親暫不討論應不應該說粗口,也不用查探是否球賽不公,只用心體會到兒子的感受)
母親說:「你覺得很激氣,因為覺得球證不公平,對手又唔守規矩。」(反映兒子感受)
兒子:「係囉,好黑仔輸左場波。」
母親說:「真係好唔抵......」(不要說比賽一定有贏有輸,只會令兒子覺得你不明白他)
等待兒子情緒平靜下來,父母可用真誠的態度與兒子分享他們為何不接受講粗口,也請兒子分享他的看法,幫助兒子合宜地去表達自己的情緒。
無可否認,有時候青少年的說話及表現確令父母激心又難堪,不過要是父母採取強硬態度,高聲指責子女,子女便會啟動自我防衞機制對抗,結果父母與子女雙雙情緒失控,親子關係更趨惡化。其實,青少年不是有意頂撞父母,可能因為心裡煩躁,不知道怎解決,或心裡困惑,看不見出路,又或心裡懊悔,不知道如何表達,於是將所有負面情緒發洩在父母身上。面對子女怒氣,父母首先停一停,做幾個深呼吸冷靜一下自己,從子女的角度去體恤他們,父母的包容與接納會令子女情緒平復,願意與父母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