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像許多美好事物一樣很容易異化
港.我.森情
奧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及更團結。看到運動員在奧運比賽中全力以赴,不斷克服困難,創造佳績的精彩表現令人感動、甚至熱血沸騰。而張家朗在男子花劍奪金、何詩蓓在女子200米自由泳奪得銀牌,更令到不少香港人情緒高漲,估計在未來又會掀起學習劍擊的熱潮。不過,現時的奧運會究竟真的在發揚體育運動和競技的精神,還是愈走愈遠,不斷異化呢?
體育運動的原意是為了強身健體,而競技的精神是鼓勵運動員透過規律及持續的訓練,不斷尋求突破,磨練自己的意志,克服種種的困難,創造更好的成績。而在一些隊制的比賽中,更是培養大家的合作精神和透過戰術的運用,讓團隊發揮更大的果效。不過,當勝負成為整個運動會最重要的焦點,獎牌令運動員受到天堂與地獄的差別對待的時候,我們不禁要問,除了贏取獎牌(最重要的當然是冠軍)之外,體育本身的意義究竟有多大呢?若果要靠贏得獎牌才能證明運動員不是垃圾,恐怕絕大部份運動員的努力都是白費的。
現代奧運會其實是不同國家展示國力的一場比賽,愈是富有,愈願意不惜工本投放資源在運動項目上的國家,能夠贏取獎牌的機會就愈大,運動科學已將運動員的整個生活,無論是飲食、作息及如何鍛練每一吋的肌肉,當然還有心理質素等等,全部作出精密的計算,在重要比賽之前,更要嚴格配合比賽的時間表來編排整個起居飲食,情況比起學生操練考試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有時不禁令人懷疑運動本身是否仍能保持其應有的樂趣?比賽只為求獎牌,與求學只為求分數有甚麼分別呢?
為了爭取在成績上的突破,不少運動員由於操練過度,甚至超出自己身體的負荷,以至造成不同程度的勞損、甚至嚴重的傷患,體育運動由強身健體變成傷害身體,可能令運動員終身承受傷患之苦,是否本末倒置呢?正如一些攀山好手,為了突破個人、甚至世界的紀錄,卻在惡劣天氣上堅持攻頂,最後葬身於風雪之中,究竟是值得歌頌,還是愚不可及的行為?當勝利和榮譽凌駕了個人的健康、福祉、甚至性命,這還是健康的體育運動嗎?一個學生若想成為DSE的狀元而變成千度近視、腰酸背痛、神經緊張、情緒抑鬱值得嗎? 至於為求勝利不惜服用禁藥,甚至出現令人莫名其妙的跨性別不公平競賽,令人不禁要問:為了獎牌運動員可以去到幾盡?不同國家可以去到幾盡?
此外,若果運動競技的焦點只是獎牌,所有獎勵和榮譽只給予在大賽中獲得好成績的選手,恐怕絕大部份運動員的人生只會留下遺憾、遺憾、再遺憾!而民眾對某類運動的熱情,無論是風帆、單車、劍擊、游泳或乒乓球,當大家追求的不是運動本身的好處和樂趣,而只是從功利的角度,因為羊群心態,一窩蜂地做一些能贏取掌聲和關注的事,那麼和讀書只為了考試,成績決定一切沒有分別,不少香港的學生和家長根本對知識本身沒有興趣,只著重公開試的成績和選讀最能賺錢的科目。當我們用同樣的態度面對體育,只會成為另一種的填鴨。
若果將體育作為一種職業、一種值得觀賞的活動,那麼大家要欣賞的就不應局限於勝負,亦要欣賞運動員像其他藝術活動一樣的演出,像看舞龍舞獅一樣了解當中一些動作和細節所代表的意思,以及所需要的技巧和功夫,是否贏得獎項並非唯一的關注,只要完成得優美、表現出運動員精湛的技巧、堅毅的鬥志、以及不斷自我超越,仍然應該獲得觀眾的肯定,體育精神最重要的是表現出運動員追求突破和公平競爭的精神,雖敗猶榮和永不放棄的精神有時更能激勵和感動人心。
提摩太後書四章7至8節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作為信徒,正如作為運動員,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道路,然後向著目標努力邁進,而作為同行者、作為觀眾,不要只重輸贏,忘記了欣賞,整個社會亦不應跟紅頂白,只將獲得獎牌和所謂成功的人捧上半空,而忘記了其他努力付出的運動員。只吹捧劍擊的獎牌而沒有興趣了解劍擊的技巧、得分的準則、運動員的戰術,那麼這種一時的亢奮,根本對推廣體育運動和精神毫無幫助,恐怕亦只會像25年前風帆的熱潮一樣,來得快去得更快。 而奧運亦只會像許多美好的事物一樣很容易異化,變成另一種的扭曲人性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