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社會關懷

聖經如何看土地房屋

林本利博士
曾任教理工大學,現為教育中心校監
30/08/2012

每逢提到政府的土地房屋政策,必定觸動市民的神經。根據去年人口普查結果,全港約52%住戶,居住在自置物業。其餘48%住戶租住私樓或公屋單位,或者由僱主提供居所。不少租戶希望成為業主,擁有自住單位。故此,每逢樓價大升大跌,總不免令市民感到折騰,不知應否入市,抑或拋售物業,待樓價調整後才購買。

國民教育如何教?

陳永浩博士
香港恒生管理學院通識教育系助理教授
26/07/2012

教育局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鬧得滿城風雨,看來有關當局仍會一意孤行,作為有良心的教育工作者,先不說這科是否「洗腦教育」,我也定必反對這種不能教好學生的教育模式。

邊做邊玩 投入另類旅遊

招雋寧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25/07/2012

報章不乏旅遊廣告,賣點離不開景點和消費。旅遊與消費彷彿繫上了不能分割的關係。即使較富有的人,只不過是可以有更多種類的旅遊套裝選擇而已。專門研究觀光的學者John Urry對現代的旅遊有一些反思──把文化和景點組成商品,讓消費者的眼睛滿足了已預期的想像。一切文化的交接都是被安排的、甚至是熟悉的(如:北京故宮的Starbucks),讓你可以熟練地消費。
 

歷年會址趣事多

我們的需要
傅丹梅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31/05/2012

您對明光社辦公室的轉變知道多少?其實15年來我們的會址都離不開荔枝角和旺角之間,在兜兜將轉轉中,看見每一處都有神的恩典,就讓我與大家分享幾件難忘的事情。
 
一場誤會更認識性文化

深入「塔利班」巢穴 (招雋寧)

機構文化三
招雋寧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31/05/2012

明光社有個規矩,就是逢星期一,所有同工都會一起吃午飯。志森比較喜歡出外吃,尤其是到附近的酒樓飲茶,十六、七人,坐埋一枱!可是,有部份同事較為喜歡清淡或是想節省金錢,於是明光社內部早前出現了反抗飲茶霸權的聲音,以帶飯來揭竿起義。(一笑!)
 

突破冷漠 明光社的社關路

回顧與展望
陳永浩博士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義務同工
31/05/2012

「嘩…發生咁大件事,點解明光社唔發表吓意見?!」
「喂,你哋明光社好快點出個聲明等我哋簽吓啦……!」
「又係明光社!咩都關佢哋事嘅!」
「明光社為何不為民主選舉,社會公義發吓聲?啊!佢哋親政府架!」
 
很多人認識明光社對傳媒,反賭和同性戀問題上的行動。但其實在這15年來,明光社的社關路是多姿多采,也有多個層次的……

認識香港少數族裔鄰里

陳永浩博士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義務同工
22/01/2012

香港人口中,少數族裔佔大約5%。我們認識這一群在我們中間的少數族裔鄰里嗎?基督教勵行會多元色彩閃耀坊(SHINE)的李淑賢主任與幾位來自香港、印度和尼泊爾的中心同工,與大家分享了香港少數族裔鄰里的情況。
 

一年伊始,萬象更新

陳永浩博士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義務同工
22/01/2012

香港自詡為「亞洲國際都會」,但其實「國際」和「亞洲」意識都薄弱得很。我們對於「亞洲」,除了幾個熱門的旅遊勝地外,其實所知甚少:有誰知道印度有多少種方言?你能分辨印度人、巴基斯坦、尼泊爾人嗎?最為港人熟悉包頭巾的印度人(Turban),是屬於哪個族群?原來他們就是錫克教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