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平機會倡議「自我聲明即可變性」深表遺憾
平等機會委員會於昨日(2018年1月2日)發新聞稿及上載2017年11月尾已提交的性別承認諮詢意見書,[1] 建議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採納最寬鬆的自我聲明模式及訂立多項侵害人權的刑法措施,本社表示極度遺憾。
平等機會委員會於昨日(2018年1月2日)發新聞稿及上載2017年11月尾已提交的性別承認諮詢意見書,[1] 建議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採納最寬鬆的自我聲明模式及訂立多項侵害人權的刑法措施,本社表示極度遺憾。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全球
跨性別運動員參加女子組賽事近年在國際體壇引發爭議,國際游泳聯會近日通過禁止12歲後變性的泳手參加女子組賽事,並表示會研究另設公開組予跨性別女泳手,意味相關泳手日後未必能出戰奧運等國際主要賽事,其他體育組織相信亦會陸續表態,有性別平權組織批評有關決定嚴重歧視。
當一些人心目中有一個自己渴求的目標,而客觀環境未能達到,究竟應該是改變本來合情合理,有廣泛共識支持的標準,還是應該協助當事人調校自己的心態,接受自己的限制,擁抱真正的自己呢?正如一個年齡、身高和體能未達消防員要求的中年人想做消防員,難道就要為了達成他的心願而更改入職要求?學歷未符要求的可否自我認同其學歷為博士,並要求其他人必須承認他/她是博士?
不能接受自己本來樣貌、因而出現心理障礙的市民,政府有沒有責任資助他/她完成整容的心願呢?作為美國人若極度喜歡和認同日本,能不能強逼別人承認他/她是日本人呢?樣貌平凡的能不能強逼別人叫她靚女?智商平常的能不能強逼別人叫他做天才?熱心行醫救人能不能就自認是醫生呢?為甚麼不可以要求當事人學習接納自己以及一些合理和自然的限制呢?所有人總不能自己想怎樣,就要世界遷就自己怎樣做,然後叫這做人權,而指責不認同的人歧視。
男女兩性在體格和體能上存在明顯的差異,為維持比賽公平,世界上絕大多數體育運動都將男女分開進行競賽。隨著跨性別社會運動的發展,跨性別人士不再隱藏於社會當中,允許他們依照性別認同來參賽,亦成為了一個充滿爭議性的議題。
近百多年來,美國政府一直主要由兩個政黨輪流把持,分別是擁護保守主義的共和黨,和擁護自由主義的民主黨,因此兩黨在不少政策上都持完全相反的立場。
11月本來有兩個就同性戀議題南轅北轍的活動,因為疫情的緣故都要改為網上舉行,由於沒有公開活動,少了和公眾近距離接觸的機會,比較難引起媒體的關注。同志遊行由於已經舉辦了多年,在這裡不詳細討論,簡單來說我們一直認為,同性戀者和所有公民一樣,都有集會結社和言論自由,我們雖然不同意他們要求訂立性傾向歧視條例和爭取同性婚姻,但他們有表達的權利和自由。多年以來我們關注的是在同志遊行之中,其實滲入了不少性解放的訊息,包括爭取娼妓合法化、以及公開作出一些帶有淫褻成份的裝扮和表演。我們認為公眾活動,特別在容易接觸心智未成熟小朋友的環境,應該遵守現有的淫審條例和尊重社會大眾的基本道德,不能任意而為。
政府在2017年6月發表了有關性別承認的諮詢文件,徵詢各界對法律上性別承認等多個議題的意見,諮詢期於同年的12月31日正式結束。社會各界對此意見不一,爭議相當激烈。本文將整理各界提出的觀點與論據,讓讀者可更全面地掌握是次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