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社會關懷

入職一年感言:堅守信仰、企硬民主

蘇恒泰
項目主任(賭博監察)
30/09/2005

在父親薰陶下,我一直都十分關注中國和香港的社會事務,還記得在九一年立法局首次引入地區直選時,我經常與父親討論選情,詢問他各候選人的政綱,當時父親對一位初出道、任職記者的候選人十分欣賞(當時我只不過是一個小四學生) !有趣的是在十多年後,即我大學畢業之時,我卻輾轉間成為她的議員助理。

社關系列

教會、信徒如何參與社關
蕭壽華牧師, 記錄及整理:Michael
明光社董事 宣道會北角堂主任牧師
03/09/2003

究竟教會和信徒應如何參與社關工作,參與時又應注意甚麼?今期《燭光網絡》特別節錄了明光社《基督徒社關的實踐與反思》課程中蕭牧師的分享,讓信徒認識及反省基督教與社會關懷的現實情況,讓信徒能學以致用,落實關心香港社會。

迎向艱鉅的挑戰,回應難纏的議題  

----明光社八週年有感
蔡志森
04/08/2005

一直以來明光社面對的議題都是甚具爭議性的,因為一旦涉及倫理價值的觀念,社會上總是有分歧的,而在後現代這個喜歡打倒一切傳統、建制和權力,過份強調人的理性,甚至以人為萬物的尺度這大氣候,要讓社會大眾認識人的限制,思想人性的軟弱和陰暗面,是一項艱鉅的挑戰!
 

從反賭經驗看教會使命化

胡志偉牧師
基督教反對賭波合法化大聯盟召集人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01/07/2003

經過兩年多與政府、議員、馬會及傳媒就「賭波合法化」的角力,筆者感受到本港教會仍是內向,面對社會事務常處於有心無力的狀態。假若教會不從「內部維修」的心態轉移出來,重新理解教會代表著三一神臨在公共空間之內,因而對使命有整全的理解,對實踐有具體的參與,我們就錯失了此次「反賭」帶來的信仰反省!
 

在地震後迎接海嘯

──本社生命及倫理事工2008
陳穎翎
明光社項目主任 (編輯及政策研究)
01/01/2009

對於金錢觀念極重的香港人,2008年絕對是難忘的一年:年初,當經濟發展仍望「步步高」時,香港賽馬會再三籌劃針對未成年人士的賭博宣傳活動,港人置若罔聞;年中,四川大地震,港人目睹屍橫遍地的災場,經濟雖呈下滑,但大家仍一起為鄰舍大破慳囊,義無反顧;年底,金融海嘯,在身體毫無損傷,但錢袋卻所剩無幾的經濟隆冬,港人重新思索如何「逆境自處」……

「趁佢病.救佢命」──

金融海嘯?有愛,就不用怕!
採訪及整理:陳穎翎
明光社項目主任 (編輯及政策研究)
13/03/2009

香港因全球金融海嘯而帶來裁員潮,失業人數不斷上升,牽連所及,其他社會問題也將逐漸浮現。中大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盧龍光牧師、突破機構榮譽總幹事蔡元雲醫生,以及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救恩堂姚健偉牧師,一同探討在經濟逆轉下教會的回應和使命。

風雨同路見真心

----蔡志森訪問蔡志森
蔡志森
明光社總幹事
16/07/2007

前言:
  五月的中大學生報事件,由於坊間出現很多關於明光社的謠言,於是接受了《壹週刊》的訪問,希望澄清一些誤會,卻成為我在明光社近八年來面對最敵意的訪問,對今時今日的所謂記者的操守嘆為觀止!不過,今期《燭光網絡》選擇自己訪問自己,不是因為怕了記者,而是因為我仍然十分懷念當記者的日子。
 

放眼大專生世界

----他們的生命‧倫理‧價值觀
陳碧珊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文化)
16/07/2007

他們只愛「玩」,是享樂主義的支持者;
他們只愛「錢」,著重物質享受過於一切;
他們只愛「自己」,對社會、對鄰舍、對周遭漠不關心;
他們不只要「愛」,在愛中也「亂愛」,責任、承諾、尊重均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