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明光家書
憑信繼續前行

各位支持明光社的友好:

    這封家書落筆有點困難,內心不斷在專心仰賴神的供應和呼籲弟兄姊妹更多支持之間掙扎。在明光社服侍了25年,經歷過不同的經濟壓力,但從未有太大的憂慮,因為神一次又一次透過很奇妙、意想不到的方式供應我們的需要。再加上近期不少友好機構亦因為嚴重的赤字呼籲大家奉獻,不想令比我們更困難的機構雪上加霜。不過,深感今次大家面對的財政壓力已不是現金週轉的問題,而是在退休潮、移民潮和經濟不景三重夾擊之下出現的結構性奉獻下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去年明光社的赤字達140多萬元,今年到11月底赤字亦達到80多萬元,已出現銀行戶口只餘約一個月開支的嚴峻情況,每個月底我們都要為下個月60多萬元的開支迫切交託及禱告,這是信心的功課,也是一個警號。

    面對結構性的財政壓力,開源節流必不可少,過去一年,我和同事已不斷拜訪不同的教會和支持者,希望讓更多教牧了解我們的工作、使用我們的服務、以及聽到我們對當前社會倫理問題的回應和呼籲。此外,我們亦會留意及申請不同的基金,不過,僧多粥少,成功機會亦較以往為低。因此,我們最重要的支持來源,仍然依靠眾教會和弟兄姊妹的奉獻,請在禱告中記念我們的需要,並積極回應我們的呼籲。

    另一方面,如何節流亦是一大考驗,首先,我們不想減少現時許多十分重要的服侍,包括大量往學校主領的性教育和傳媒教育工作坊,為面對離婚和再婚困惑的人士提供輔導、關心基層家庭和兒童的需要、以及就一些社會倫理問題公開發聲。其次,我們每個月最主要的開支是同工的薪酬,非不得已,亦不想減薪和裁員,不過,我已提醒同工要為可能出現的削減醫療津貼、額外強積金、以及精簡架構作好心理準備,最後不能排除減薪。作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是我們多年來的事奉哲學,當我們努力做好本份,並多行幾步之後,餘下的只能安心交託。深信神昨日、今日、明日仍然會透過祂奇妙的供應,帶領明光社繼續向前行。

    希望眾教會及弟兄姊妹,能夠積極回應我們的呼籲,讓我們明白到我們的服侍真正能夠回應現時香港社會和教會的需要,而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若果我們已無法有效回應時代的需要,大刀闊斧地重新思考我們的路向和事奉模式也是應有之義,不留戀過去的成功,才不會陷入明日的失敗,若果大家發現我們有甚麼值得改善的地方,請不要吝嗇告訴我們,你們是我們的重要伙伴和同路人。若果大家想支持我們,可以透過以下網頁奉獻給我們:

https://www.truth-light.org.hk/support/entry

                                                        

你的弟兄

蔡志森

 


父母永遠是孩子的唯一

07/01/2021
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 2020年在疫情的陰霾下過去了,願我們以盼望的心迎接未可知的2021,相信無論環境如何,有神與我們同在,我們便不致驚惶,繼續以信心及愛心服務人群。

計劃有時,放下計劃有時

02/09/2020
傳道書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而過去一年,我們學會其中一個重要的功課,就是計劃有時,放下計劃有時。因為,受去年遍地開花的社會運動和今年反覆無定的疫情影響,許多香港的人和機構都更深體會何謂變幻才是永恆。

家家有本難念家書 抗疫見真情

05/03/2020
突如其來的疫情,是對身體健康和應變能力的一大考驗!不單對個人、對教會和機構亦同樣適用。

忘記背後 無懼將來 把握目前

09/01/2020
  香港正經歷生產前的陣痛,痛得入心入肺!但會生出一個怎樣的結果,卻沒有人能說得準,過去半年的情況提醒我們:「人心多有計謀;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

在動盪的時期更要謹守崗位

11/09/2019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香港自從6月初經歷100萬人遊行反對《逃犯條例》修訂,整個社會起了翻天覆地的轉變,不但社會撕裂,連教會和家庭亦撕裂,雖然特首林鄭月娥終於在9月4日宣佈撤回條例草案,但過去三個月不斷發生的暴力事件,大家歷歷在目,已令問題變得更加複雜,政府與民間的心結更加難解,除了成立具公信力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外,實在看不到事件可以如何平息。在這個動盪的時期,人心不安,大家都沒有心情參加任何活動,因此,很多教會及機構都停止舉辦大型活動,我們這幾個月亦已減少活動,集中精力做一些必要的工作。

守護家庭就是守護孩子

19/03/2019
香港的離婚率與再婚率非常接近,都是三、四成左右,2016年兩者更是幾乎一樣,離婚率是34.3%,再婚率則是34.6%,成年人在感情世界兜兜轉轉,結婚、離婚、再婚、再離婚……尚且會感到身心俱疲,假如每一段婚姻都有一個子女,那麼,這些小朋友的需要實在不容忽視。過去兩年,本社都能獲政府民政事務局及家庭議會資助,就有關需要提供輔導服務、教師/家長訓練、學生成長小組、製作短片、舉辦徵文比賽、以及出版4本支援手冊等等。

黎明前毋懼黑暗

02/01/2019
剛過去聖誕節,對國內的教會來說就像耶穌出生時面對的困境一樣,不但沒有立錐之地,更要面對當權者的追殺。當面對十字架被拆、教堂被炸、非官方認可的聚會被禁止、同工和弟兄姊妹被拘捕,被逼簽不參與聚會的同意書,情況只能說比遠藤周作在《沉默》一書中,所描寫幕府時代被逼叛教或殉教的弟兄姊妹好一些。不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歷史告訴我們,當面對打壓,反而是教會復興的契機,所謂物極必反,黑夜愈深,白晝愈近。

一起撥亂,就能反正

13/09/2018
有時良好的意願,亦會導致不良的後果;而一些邪惡的事亦會以美善作為包裝,在這個政治正確比正確更重要的世代,要避免隨波逐流,必須加倍警惕。同運過去多年以弱勢為包裝,的確贏得不少人的同情,感性凌駕了理性,一時間未必能察覺同運思潮似是而非的邏輯和背後的危機,不過物極必反,當一些措施去得太盡,便會令人猛然驚覺另一個霸權正悄然崛起。

永遠的家人: 離婚再婚也不要忽略子女的需要

19/03/2018
感謝上帝的恩典及祝福,自去年一月起,透過《永遠的父母─離婚以後,為孩子多走一步》計劃,服務離異家庭及其子女,我們為46間中小學,舉辦60場專題講座及成長小組,為13,135個學生提供服務,超過七成學生小組組員表示對父母的離異有更好的了解,更好地認清自己對父母離異的想法及感受,以及能更適應及接受在日常生活中會缺少父/母照顧的情況。個人輔導服務方面,有40位分居/離婚人士、家長及父母離婚的青少年經過輔導後,較能接受家庭的轉變、改善與子女的關係及個人的情緒,不再困在「離婚」這個無形的牢籠中,得著重生。這些成果都令我們感到極大鼓舞。

社關是一場馬拉松

10/01/2018
    2017是令人身心疲累的一年,個人方面,除外父之外,幾位相識多年的弟兄相繼離世;母親輕微中風;又有親友健康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