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藝術與信徒對話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27/01/2023
明光社於2022年11月24日舉辦「明光社25週年呈獻系列:藝術與信徒對話」網上講座,當晚我們邀請在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修畢基督教與藝術碩士課程的羅遠婷小姐(Monica)與大家分享。
科技與惡的距離
26/01/2023
《科技與惡的距離:AI性愛伴侶、人造肉、人造子宮和自主死亡,它如何改變人性和道德,影響現在和未來的我們》
(Sex Robots & Vegan Meat: Adventures at the Frontier of Birth, Food, Sex & Death)
中國第一,科學精準?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
26/01/2023
世盃趣事,沒完沒了?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終於曲終人散了。足球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運動,加上在兩年疫情之後,全世界球迷都期盼著可以復常作賽,世界盃盛事理所當然成為大家注目的焦點了!
疫情令我們學會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6/01/2023
疫情下大家學會了甚麼?疫情初期學會了如何在各大網站搶購口罩、如何正確戴口罩;第五波疫情下學會了如何打包必需品入竹篙灣、如何在家中囤積足夠的食物以備「封城」之需;那麼,到了後疫情時代?是否學懂了如何與病毒共存?如何「安心出遊」呢?
衣食住行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現在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19/01/2023
「衣、食、住、行」究竟是按甚麼準則作排列?為何以衣為首,以行為末?或許,這是以人最基本的需要作考量。也可能是參考《史記.管晏列傳》「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一句。從生活的經驗來說,衣與食大概已成為都市人一種時尚的追求。
同行廿五載,一步一足印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9/01/2023
明光社剛剛渡過了25週年,在疫情的陰霾下,我們憑信心在年底舉行了感恩晚宴,最重要的是想與一眾同行打拼多年的伙伴面對面交流,彼此問安和打氣,老朋友相聚,大家總有說不完的話題,時間真的過得很快,而我們的足印不單留在沙上,更留在我們的心坎之內。
人間遊戲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為法國圖盧茲城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
04/01/2023
人類的文明在遊戲中彰顯得很美妙。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曲終人散。這雖然是眾多比賽其中一個人間的遊戲,但這個遊戲竟吸引萬千人關注。這個遊戲如此牽動人心我覺得是因為背後有些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