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膠袋都要講倫理?
香港政府罕有地在「聽從民意」的情況下(但更多被認為是刻意「放軟手腳」不作為之下),環境及生態局終於在今年5月宣佈:暫緩實施早就被「睇死」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俗稱「垃圾徵費」或「垃圾收費」計劃。
表達藝術能成為受壓情緒的出口
你近來覺得自己是否開心?有沒有關注自己的情緒?近年不少團體的調查數字都反映了香港人「不快樂」:有調查指近四分一香港人自覺自己 「不開心」;[1] 有研究發現六成香港學生需要情緒或精神健康支援;
快閃斐濟遊有感
數月前無意中發現斐濟航空大減價,由奧克蘭來回東京機票只需900新西蘭元(折合約4,400港元),於是二話不說便馬上訂了一家人的機票,又難得航空公司容許乘客在斐濟停留,遂決定先在Nadi留一個晚上,之後再乘機前往東京。
纏擾與傷害難以挽回感情
一名40歲中國籍男子疑因感情糾紛被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拘捕,他涉嫌在未經前女友同意下披露其個人資料,包括姓名、住址和電話號碼。被捕男子與女事主曾為情侶,於2022年4月分手,後來該男子仍不時聯絡女事主。2023年5月,女事主決定與他斷絕來往。
不要被「抵」牽著鼻子走
網上的折扣日,如雙十一(光棍節)、雙十二(購物節),早已被大財團塑造成瘋狂割價的日子,催谷網民購物。筆者曾在一篇文章裡提及,根據阿里巴巴公佈的數據,2016年天貓淘寶在光棍節當天,全球交易額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比2015年增加了三成多。該公司當時的主席馬雲還表示擔心物流系統因包裹一時間暴增而未能消化。
愛牠變成害牠的節日消費
在華人社區,12生肖的故事深入人心,2024年是龍年,龍在中國文化中象徵著吉祥和強大,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父母都望子成龍,身價暴升會被視為一登龍門,可以說龍在華人社區備受喜愛。生肖之說也會帶動養寵物的潮流,兔年的時候有人喜歡養兔子,狗年就會有人考慮養狗,那麼龍年人們會養甚麼?原來有「龍吐珠」之稱的亞洲龍魚也是一個選擇。
成為受造世界的環保管家
為甚麼基督徒要環保?答案很簡單,因為神一開始便把大地及一切的生物交託人類,要求人好好「管理」它們(創一26)。「管理」一詞在希伯來文帶有統治、控制、支配的意思,在希臘文聖經中所用的詞語同樣帶有統治及帶領之意。
上帝愛世界 信徒歎世界
有些人很喜歡說一些偉大的口號,例如祝願世界和平,因為說起來冠冕堂皇,十分動聽,但實際上似乎甚麼也不用做,或者說甚麼也做不到,他們認為作為一介草民,對於驚天地、泣鬼神,轟轟烈烈的大事,根本起不了甚麼作用,亦毋須負責,因此,最難的事反而成為了最易的事,因為「講咗等如做咗」、「做同唔做都冇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