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媒體的報道中再次驚訝發現,英國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 of Great Britain, 簡稱NT)的綠色商店(Green Store)提供共達15萬件可循環使用的戲服及道具,給業界租用。NT於1976年建成,當中除了有三個劇場外,還有排練及創作的空間,亦有製作自己戲服及道具的工場,於近50年的演出製作中,保留了很多珍貴的資源,由設計記錄、排練日誌、戲服道具,以及演出錄影。
多年來,NT不單於戲劇教育及承傳方面付出了許多心力:Skill Center有學徒制(apprenticeship scheme)培訓幕後製作人員;每年推出新劇本集及網上教材,亦讓編劇、導演及演員有訓練及演出機會。而製作及演出的記錄,在經專業拍攝及剪接後,會製作成教材,亦透過戲院上演NT Live 及 網上 NT at Home 供全球觀眾看到拍攝版本,可見劇院在推廣藝術及資源增值上都花上了心思。
可能有人會質疑,觀眾看了網上版演出,還會有誰去現場看呢?又會不會有人「偷橋」抄襲呢?的確,版權很重要,但好的製作不會只錄下來放入倉底收藏,成為不見天日的「檔案」(archive),反而經過精心拍攝及剪接後,放於網上串流平台,供人欣賞,如Netflix平台上的影片一樣,用戶透過付月費就可於網上收看。這樣一來可方便未能前往倫敦看劇的觀眾,可以於影院及網上欣賞珍貴的劇目,二來亦會建立一批支持者,於未來會到NT「朝聖」,看現場演出。而「好東西」經過分享,亦有可能刺激別人創作出新的「好東西」,令業界的製作愈見進步。
而這次有關綠色商店的消息,明顯NT在環保、資源增值及共享等議題上再走前一步。儲存演後物資是劇場演出時常要面對的一大問題,NT能夠有系統地整理及記錄,然後租借給業界循環再用,或在改造後再次使用,實在是造福業界,亦可以為NT現存的服裝道具再添價值,達到雙贏局面。
「好東西」不應只讓自己擁有。筆者認同NT的做法,如能把手上的資源、智慧及經驗好好記錄及整理,不只自己記存,如能替其創造價值,透過系統與人分享,就能讓更多人有機會學習及欣賞,這樣互惠互助,大家都能踏前一步,既節省資源,亦可一起進步。
參考資料:
〈英國皇家國家劇院向業界提供可循環使用戲服及道具 減少浪費〉。無綫新聞。2025年4月11日。https://news.tvb.com/tc/world/67f8cdabec361c0a9ee267d8/。
Focus全球新聞Focus Global News。〈英國劇場講求「永續」 綠色商店出租道具佈景〉。YouTube。2025年4月11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H70iX612qI。
〈英國皇家國家劇院的綠色商店〉。https://www.nationaltheatre.org.uk/news/welcome-to-the-green-store/。
“From Stage to Screen | How We Made It | National Theatre Live.” National Theatre. Last modified February 27,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t1rj8g6y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