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傳媒照妖鏡

黃仲賢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15/07/2015

若果大家曾試過替一些正在說話的人拍照,也知道很多時不能只拍一張便能有滿意的效果,因為人的表情豐富,稍一不慎便會拍到講者閉起眼或者「嘟咀」、「藐咀」的效果,通常我們也會刪除這些圖片以示尊重,亦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但對現時傳媒來說,這會是另一回事,甚至有時他們會特意拍下這些表情。

《靈魂的重量》——生命的沉重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5/07/2015

《生命倫理對談》電影人生系列  第三回:困局人生

(講員:雷競業博士│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副教授)

 

翻來覆去的生命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
15/07/2015

有人說,一個人的靈魂「淨重」21克,而這可能就是「生與死」的分別。這重量是多是少?有時,就是生命中那微小的錯置,就足以使人生充滿無常。

半夜才能玩的手機遊戲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5/07/2015

手機遊戲商人以免費下載作招徠,然後用時間限定的方式請你參與遊戲,並用戰鬥力強大的電子寵物吸引你課金(付費),以抽獎形式獲得。遊戲本來就是一盤生意,手機遊戲商想盡辦法吸引人下載試玩,再吸引人付費。在六月時有一款遊戲推出了一個在零晨十二時至二時才可玩的關卡,而且還不預告內容,要玩家等到十二時才可知道及參與。

的士行業的挑戰與回應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社關行動)
09/07/2015

智能手機和流動網絡的普及正逐步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有創意的朋友善用兩者的特性為固有的產業「增值」,推出新服務模式方便用家,但同時亦為市場帶來新一輪衝擊。面對新挑戰,業界若只維持傳統的經營模式,而非不斷增值,和新興的競爭者競爭,就是故步自封,則難以有一席安寢。

六色就不是彩虹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3/07/2015

假的真不了!當美國最高法院以5 比4裁定全國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後,很多人將自己臉書上的圖像改為6 色「彩虹」以示慶祝,令人不能不慨嘆這是一個以假亂真、魚目混珠的年代。代表同志平權的「彩虹」只有6 種顏色,但真正的彩虹是有7 色的,6 色的根本就不是彩虹。

從同性婚姻看美國聯邦和州的關係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 (社關行動)
02/07/2015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早前作出裁決,一夜之間令全美國通過同性婚姻。不少美國人,包括共和黨2016年總統參選人Rick Perry,均批評最高法院作出這個涉及改變社會制度的決定,認為是由司法取代立法。

告別有時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02/07/2015

到了我這樣的年紀,見回一班沒有聯絡多年的朋友之聚會,多是在安息禮拜。對於生死,中國人少談,但事實永遠要面對。
 
在教授「Death and dying」這一課時,我會問同學他們希望無痛的即時死去,還是經醫生診斷患有絕症後,隨着肉體的衰殘,慢慢步向死亡。
 
絕大部份都選擇前者,這是即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