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買樓、生涯原是夢?
29/06/2015
現代人生活,往往離不開「衣食住行」的基本消費。然而香港「住」的問題卻是出奇地嚴重:樓價高不可攀之餘,現在連租樓也成為難題,而買樓置業彷彿又成為了人生是否成功的指標,幾乎令人人都在追逐這個「買樓夢」。[1]
了解青少年 從聆聽開始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 (性教育)
25/06/2015
雖然香港市民對「性」的觀念已比昔日開放,但要在公眾地方談論「性事」,仍然是困難的。對一眾中學生來說,在現實世界討論「性」的空間更為狹窄,但只要進入網絡世界,他們就可以暢所欲言。
楢山節考的思考
陳永浩博士
| 恒生管理學院通識教育系助理教授
25/06/2015
早前大埔老人院虐待老人家的事件,震驚全港。香港的老人問題固然嚴重,但大家都驚訝,還何香港已這樣富裕,老人服務的資源為何還是這樣缺乏?中國人文化不應是「敬老」的嗎?
這叫人想起了一部差點被人遺忘了的戲:《楢山節考》
網上直播所為何事?
歐陽家和
| 監察賭風聯盟秘書
18/06/2015
馬會,本來的責任是讓香港人可以有規範地博彩,減少非法賭博,而政府的政策一直強調以不鼓勵賭博為大前提,但馬會近年不同的舉措,均顯示其努力鼓吹賭博,為求生意興隆,宣傳手法更無孔不入。
保障基本住屋權利 政府責無旁貸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1/06/2015
華爾街日報的臉書在六四當天貼上一條為時48秒的短片,瀏覽量在短短數天已達50多萬。短片中的旁白巧問觀眾:「用約400萬港元(約51萬美元)可以在香港買到甚麼單位?」答案是相等於標準籃球場「鎖匙圈」大小、或類似一個美國車位大小的180平方呎的豪宅。
To Kill a Mockingbird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11/06/2015
這段時候,除了忙於改卷,還需要抽空替學生寫推薦信。寫得多了,有點麻木,遇到出色的學生,寫得較為暢順,但碰上一般的同學,想了半天,也未必找到他們突出優勝的地方。
你認同怎麼樣的愛情?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4/06/2015
已故女歌手梅艷芳有一首名為《不信愛有罪》的歌曲,歌詞提到「難道愛還分錯對,不應該就不可追,難道愛都都會有罪,寧願錯而不要對,一心向幸福追,無限愛心怎麼會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