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傳媒功能

暴力不是校園的專利色情卻是媒介的暴利

──正視媒介對青少年的影響
蔡志森
15/03/2004

「校園暴力」雄據在傳媒關注事件榜上幾近一個月,是即食麵新聞報導文化下的一個異數,但與過往眾多的事件一樣,傳媒的關注仍停留在一些表面的現象,沒有興趣深入探討青少年暴力文化的成因,更沒有興趣剖析傳媒暴力文化與校園暴力事件之間的關係。

報業評議會應獲有限度豁免誹謗控訴

蔡志森
明光社總幹事. 報業評議會執委
30/11/2001

報業評議會成立了一年多,有人認為香港報業的自律情況已有改善,本人不敢苟同!回顧過去一年多的工作,作為報評會的執委,本人相信爭取有條件豁免誹謗控訴是報評會能否有效運作的一個關鍵,對於有人批評此舉會令報評會成為太上皇、甚至被政府利用作箝制新聞自由的工具,實在是危言聳聽。

豁免誹謗不是特權

從21克到六塊錢

生命到底有多重?又值多少塊錢?
許惠敏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
23/03/2006

據說「靈魂由軀殼飄逝後,枯萎的肉身不多不少共輕了21克」,基於這個傳說,兩年前一齣電影《21克-生命可以有多重?》的電影,探討生命價值的問題。
 

傳媒教育講座: 「不一樣的以巴採訪旅程:從傳媒假象到真象」 花絮

許惠敏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
20/05/2005

從電視新聞的畫面或是報章報道看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國人民,不是你炸我,便是我轟你,總是勢成水火,互不相讓。然而我們從傳媒所接收到的訊息,是否就等於現實的真像?
                       

家長們,你願意承擔多少責任?

──談家長如何對子女作傳媒教育
梁麗娟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兼任講師
01/07/2003

據成都日報報道,家住成都天仙橋街的黃芹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女兒才5歲,可對廣告簡直到了痴迷的地步。她和家人擔心:廣告會不會使孩子“不正常”?據黃女士反映,他們家有兩個孩子,一個是自己5歲的女兒陽陽,一個是姐姐7歲半的兒子黎黎,每天晚上她都會帶著孩子們看電視劇。最近她發現,兩個孩子都對電視劇不感興趣,卻喜歡看廣告。常常你一句我一句地學,基本全都能背下來。更令人吃驚的是,他們還會“活學活用”。

廿一世紀罪人網絡

本地報刊違例個案大檢閱
余國富
明光社項目主任
01/07/2003

你家裡有罪犯嗎?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於今年一月下旬,將轄下公共圖書館訂閱刊物的名單進行「執位行動」,把青少年雜誌《壹本便利》在名單上剔除,從此不再訂閱,理由是該雜誌屢有「案底」,曾多次被評定為第二類不雅刊物,內容「不健康」。
 

抗衡傳媒污染.選擇健康報章!

梁林天慧
明光社董事會副主席
01/07/2003

回歸以來,言論自由被視為落實一國兩制的試金石。雖然香港只是彈丸之地,但傳媒數量、種類,卻不斷增多,影響可說是無孔不入,難於抗拒。

我們實難要求面對競爭的傳媒優先考慮「社會責任」和良知。不少報界朋友曾表示在文章內「灑鹽花」,以誇大手法,圖文並茂地報導如色情、暴力、仇殺等新聞,都是速銷的指定動作,市民既不斷要求這些題材,傳媒只能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