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
一下子,由已婚人士變成假單身;一下子,由工作多年的「打工仔」,變回重返校園的「學生哥」;一下子,由家中的「寶貝兒」,變成了流離別處的「異鄉客」;一下子,由準備安穩退休的主管、老闆,變成了重新為籌備生意而傷腦筋的投資者。突如其來的角色轉變,令移居台灣的香港人,一下子平添了不少壓力。
一下子,由已婚人士變成假單身;一下子,由工作多年的「打工仔」,變回重返校園的「學生哥」;一下子,由家中的「寶貝兒」,變成了流離別處的「異鄉客」;一下子,由準備安穩退休的主管、老闆,變成了重新為籌備生意而傷腦筋的投資者。突如其來的角色轉變,令移居台灣的香港人,一下子平添了不少壓力。
移英決定
在陰霾下,離開熟悉的地方,與妻子前往異鄉,在一處較自由寬廣的地方,讓下一代健康地成長。
有移民經驗或準備移民的人或多或少總會為到埗後如何安頓而感到懊惱。筆者也不例外,因為當年向香港公司申請內部調職至新西蘭,我直至離港前一天仍在上班,而到埗後只有兩星期時間安頓。因此對移民前從未踏足新西蘭的筆者來說,這兩個星期可算是分秒必爭;亦因為自知時間倉促,所以這兩星期只會做個人認為必要做的七件事情:
「一切苛刻、惱怒、暴戾、嚷鬧、毀謗,連同一切惡毒,都應當從你們中間除掉。 要互相友愛,存溫柔的心,彼此饒恕,就像 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
《聖經新譯本》〈以弗所書4:31-32〉
編輯:謝芳
最近無論在政界、社會上不同專業,以至教會圈子當中,都出現了離港、甚至移民的風潮,看著不少人由高調參與社會事務,呼籲大家關心香港,但忽然退下火線,甚至告別香港,難免令人傷感,雖然,近期一連串的檢控,的確令不少人擔心會誤觸紅線,就算未經定罪亦會即時失去人身的自由,所以選擇離開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免於恐懼的自由是十分重要的基本人權。不過,作為領袖,特別是教牧同工,也許亦是時候應反思一下大家在帶領會眾參與社會關懷時應有的態度和角色,正視現在和未來在牧養上的責任和需要。
彼得前書 五章1至3節說:「我這作長老、作基督受苦的見證、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勸你們中間與我同作長老的人: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 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由此可見,《聖經》對牧者最重要的要求是作群羊的榜樣,而作榜樣主要的不僅是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羊是會受牧人的言行影響的。
演技令人擊節讚賞的資深演員廖啟智弟兄因為胃癌安息主懷,短時間內香港電影圈失去了兩位實力派的演員:吳孟達和廖啟智,的確令人傷感。近期在網上許多人都轉載廖啟智在電影 《十年.本地蛋》的經典對白:「千祈唔好慣晒啊,就係我哋幾代人慣晒,你先至會咁樣。」面對今日的社會環境,對於基督徒來說,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提醒。
首先,不要習慣晒盲目順服。面對時局和疫情變幻莫測,法律上增加了不少紅線和灰色地帶,人心焦躁不安、欠缺平安的社會氛圍,許多市民感到新聞和言論自由的空間正在收窄,在社交平台和公開場合出現了寒蟬效應,敢怒而不敢言。教會作為時代的守望者,更有責任在這樣的時勢挺身而出,為了維護公平和公義而發聲,而信徒亦不應加入指鹿為馬、趨炎附勢的行列。當然,發聲和據理力爭並不代表事事要與政府和權貴對著幹,而是不要盲目順服,當看到政府一些政策有問題,例如在限制宗教聚會上欠缺清晰的理據;劏房政策上出現嚴重的不公;援助失業的措施未能對症下藥;選舉的民主程度大倒退等等,發聲並不代表要製造社會的矛盾,相反,是避免因為政策傾斜而造成更嚴重的社會衝突和不公義。
當社會上不少人都在討論、甚至已決定移民的時候,究竟作為基督徒我們的考慮和沒有信仰的人有沒有不同呢?當然,是否移民是個人和家庭的重大決定,就像結婚一樣,就算至愛親朋亦只能提出一些忠告,不適宜亦無法代大家作決定,只希望大家能在充份考慮各方面的需要,以及好好在神面前安靜祈禱,然後才作一個最能活出本身召命的決定。
如果大家一直關心對同胞的宣教,支持在一些受限制國家和地區傳福音的話,留在香港能夠做的應該比離開的多,因為香港畢竟和國內的聯繫比其他國家緊密,而未來在文化、經濟和日常生活上的交流亦會愈來愈緊密,近水樓台,香港在向同胞宣教的事上仍然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當我們向一些其他宗教和受限制國家傳福音的時候,我們毋須認同當地的宗教和政治制度,但會盡量在法律賦予的空間內,以靈活的方式傳福音,我們熱愛的是當地的人民,關心的是他們靈魂得救的問題,我們深信福音所展示的真理和愛,才是改變人心,改變世界的最重要力量,比起即時改變社會制度和文化更重要,在香港向同胞傳福音,仍然比在國內更容易,當香港仍然在福音事工上有其難以取代的角色和機會,我們不應該輕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