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賭波合法化
2003年決定推出規範化足球博彩,以打擊日益猖獗的非法外圍活動,馬會獲授權為市民提供合法可靠的一站式足球博彩服務,這有效堵截流失至非法及外圍莊家的投注額,並進一步把市民對博彩的需求,轉化為行善的力量…
雖然足智彩業績理想,惟施文信先生表示,馬會面對來自非法及外圍莊家的競爭仍然非常嚴峻…
香港賽馬會年報 2011-12
2003年決定推出規範化足球博彩,以打擊日益猖獗的非法外圍活動,馬會獲授權為市民提供合法可靠的一站式足球博彩服務,這有效堵截流失至非法及外圍莊家的投注額,並進一步把市民對博彩的需求,轉化為行善的力量…
雖然足智彩業績理想,惟施文信先生表示,馬會面對來自非法及外圍莊家的競爭仍然非常嚴峻…
香港賽馬會年報 2011-12
自特區政府於1999年放風要將賭波合法化,明光社立即發起登報聯署表達關注及反對,更委託香港城市大學進行《賭博對青少年的影響》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賭博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是全面的,在經濟適應、才能發展、社群整合及身心維持方面都有不良的效應。我們預期賭波合法化後,青少年將進一步受到賭博的禍害。
奧運上月不斷直播不同的賽事,當香港人沉醉於欣賞運動員的技巧、結實的身軀和優美的動作時,想不到這時有人開賭。
運動博彩由來已久,外圍的賭法早就層出不窮,由誰得到金牌,到能否破世界紀錄,都有得賭,可香港賽馬會居然也有得賭奧運足球賽事,還「開拓」女子足球和決賽對決隊伍的盤,網站更以醒目紅字來提醒賭徒:有新盤開賭。
賭波合法化自2003年條例通過後,經歷了九個球季,我們不難發現,馬會受注的賽事年年上升,投注額創11年新高,達861億元,較去年上升7.1%。
在華人社會「小賭怡情」的文化,每每不清楚賭博如何影響社會。很多人並不知道賭博的本質是甚麼,甚或以為明光社和一些反賭團體「無事搵事做」,不尊重香港人「馬照跑,舞照跳」的資本主義精神面貌。
記得,當日曾經訪問康復中的賭徒,當時好緊張,亦不懂得怎樣提問和怎樣寫。豈料,他們不但沒有少看我們是中學生,還樂意分享他們的經歷,令我們的信心頓時大增,讓我們了解賭波的禍害,比任何的廣告宣傳的「效果」更大。及後,因為我們漏問了受訪者的資料,還被迫去補問他的職業,始知道他原來要在晚上做倒垃圾的工作。
破產、賣樓、債台高築,對賭徒來說是閒事,但對在政府擔任了二十六年汽車維修員的光哥,因為賭,最後要在晚上兼職倒垃圾來籌錢還債,真是名符其實的「賭波賭到倒垃圾」。
監察賭風聯盟成員剛與民政事務局官員、馬會代表和足球博彩及獎券事務委員會委員見面,就香港的賭博政策交換意見。馬會強調香港非法外圍投注問題嚴重,馬會以警方每次行動搜獲的賭款為基數乘二(因為大部份行動在賽事中段進行),再乘二百五十天(足球)或七十八天(賽馬),之後再乘以估計的莊家總數,因此,馬會推斷每年外圍賽馬的投注額約500-600億元。
2006年是世界盃年,我們聯同多個反賭風團體,以不屈不撓的精神,由年頭爭戰到年終,最後以特區政府宣佈「無意在港設立賭場」,休戰中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