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字版 (燭光網絡 109期)

爭議性書籍只評為第二類(不雅)物品

燭光網絡 109期 (p.22)
12/07/2016

兩本有關Deep Web(暗黑網絡)的書籍,詳細描述對女性、女童及嬰兒作出性變態、強姦、虐殺、絞碎、烹煮及食人等內容,於各大書店出售。經市民投訴,交淫褻物品審裁處評級後,現被列為第二類(不雅)物品,即該物品須以封套密封及貼上警告字句下,才可向18歲以上市民出售。

兩書對變態殘暴行為的過程描寫得繪形繪聲,更令人極度不安的是文章仔細記述犯案者犯案時的性慾及快感,並教導大家如何進入搜尋及進入相關網站,寫作手法容易引導讀者接觸資訊。令讀者有機會有樣學樣,並對身邊弱小者造成威脅。

為此,不少家長及教育團體去信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強烈要求重新評審兩書。既然《完全自殺手冊》一書,因為詳盡介紹自殺的方法而被禁,此兩書亦詳盡描繪性暴力、虐待及孌童等變態行為及犯案程序,同樣令人極度不安及反感,應被列為第三類(淫褻)物品,禁止向任何人發佈。

如果賭博只是個經濟學議題

燭光網絡 109期 (p.23)
12/07/2016

在討論賭博政策的過程中,不少人會引入經濟學的論述,例如:收入、營運額、成本、收益、邊際效益、社會利潤等,將賭博變成一種投資。等於買股票基金,都是考眼光、查考業績和表現,是需要做功課和理性的決定,甚至有人認為,下注本身就是一種研究、一種學問、一種功夫。

經濟學的基本假設:人的慾望無限,但資源有限,於是有機會成本之計算。是故,如果按照經濟學原則的操作,香港作為一個資本主義的社會,作出決定時,在本質上都會計算賺盡。既然賭博是計算賺盡,股票又是,為何賭博在信仰上就落得貪財犯罪之名,買股票反而是理財?

畸型的認錯與寬恕文化

燭光網絡 109期 (p.23)
12/07/2016

早前黎明開演唱會,因為以內地物料所搭建的帳篷不合格,事發後黎明在社交網站即時認錯,成為一時佳話。佘英輝及翁繼文北上參加法律界一帶一路訪京團,被爆出一連三晚「夜蒲」醜聞。二人最初支吾以對及否認,雖然最終承認醜聞,但社會對他們已失去信任。

道歉,與是否願意承認錯誤及承擔責任有關。黎明迅速承認帳篷不合格的過失並願意承擔責任(接受退票),社會予以肯定;佘翁二人在傳媒窮追不捨之後才無奈道歉,令人感到是逼於形勢而非真心認錯,因此仍被批評。

《爭氣》與《來自星星的PK》

燭光網絡 109期 (p.24)
12/07/2016

電影小組花絮

4月份分享電影《爭氣》:與香港年青人一起編織舞台夢的紀錄片

就算多不完美,努力走在一起就能拼發燦爛的火花!這電影記錄著一群不完美的學生:學業有問題、品行上有缺點、視力有障礙等……一群對他們不離不棄的老師和校長,帶領和鼓勵著他們,合力排練一齣感動人心的音樂劇《震動心弦》,見證著他們被藝術改變生命。

擔任音樂劇《震動心弦》監製及編劇的培正中學副校長何力高,分享了很多排練時的點滴,我們亦感受到他教導學生的熱誠和愛心。感恩天父奇妙地引領他們一眾導師團隊互相配合,帶領一群青年人在舞台上發光發熱!

關注人口販賣 回復人性豐榮

燭光網絡 109期 (p.25)
12/07/2016

柬埔寨是目前人口販賣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被販賣的婦女及女童最終淪為娼妓。基督豐榮團契於2010年開展「柬埔寨豐榮事工」,服侍當地受到性侵及性剝削的女童。明光社19週年研討會邀請了豐榮團契的會長李吳淑儀女士,及曾義務服侍當地事工的吳梨玲傳道,為大家分享當地人口販賣的情況及事工的發展;並由本身是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副教授的明光社主席雷競業博士,以聖經角度反思人口販賣的問題。

以同理心與青少年同行

燭光網絡 109期 (p.26)
12/07/2016

學生在成長中要面對不少困難,如學業、友情,甚至家庭等問題。早前發生過多宗青少年輕生事件,不禁讓父母擔心子女會否因眼前的逆境,而引發情緒病或產生自殺的念頭。為此,拉法基金會與明光社合辦《如何與面對逆境的青少年同行》講座。4月22日晚上,葛琳卡博士與參加者分享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和情緒發展。盼望能透過認識及改善現有的關係,成為青少年的同行者。

世界衛生組織指每年有80萬以上的人死於自殺,是2012年全球15-29歲青年人群組的第二大死因。香港的比率雖然不是最高,但仍值得大家關注。葛博士指出,環境、人際、傳媒等因素再加上青少年對死亡有錯誤的理解,以致他們選擇以輕生來逃避所面對的困難。當人身處在負面情緒中,思想也會負面,不想再有痛苦的感覺,理解能力或領悟能力變得局限,認為是沒法解決,繼而選擇單向、沒法回頭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