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字版 (燭光網絡 19期)

從美國經驗看賭博合法化

燭光網絡 19期 (p.19)
30/07/2001

 

近年(特別在90年代初)美國很多州都把彩卷和賭場合法化,現在完全沒有合法賭博的只有猶他州和夏威夷。在1995年,美國人花在賭博的金錢達五千億美元,超過國防預算,在1989年則只是240億。不少學者研究賭博蔓延對美國的影響(參J Vogel, Crapped Out; Evans & Hance, Legalized Gambling: For & Against),他們的成果是值得我們參考的。

漫畫論壇 生命裏的陽光

燭光網絡 19期 (p.21)
30/07/2001

年少成長時自我形象未得到肯定,對生活上遇到的挫敗、不被同輩接納等問題會特別敏感,讀者成長時或許也曾自憐,渴望有同路人的體諒,及認同自已的感受。很可惜同路人通常不會是老師及父母,經歷過戰後窮困的上一代常會說今日的新一代「不識愁滋味」為了小事長嗟短歎,認為這是要不得。父母長輩常否定少年人的愁之餘,更會語重心長加上一句,經歷人生「真正」的愁時只會「欲語還休」!

引起讀者共鳴的漫畫角色

漫畫故事創造了空間讓年青人舒緩成長時帶來的焦慮不安及壓力,相信很少人未看過《叮噹》(Doraemon 1 現譯作《多啦A夢》),主角大雄除了富同情心外便沒有什麼令人羡慕可取的資質。透過漫畫中不同角色的比較,大雄不但成績不好、沒有記性常給老師及媽媽責備,被技安及阿福欺負、捧球打得不好因此沒有人願意與他同隊,但偏偏卻喜歡外在條件很好的靜宜。正因為他的性格不完美因而令讀者更容易代入大雄的角色,感同身受並產生同理心。當然《叮噹》最吸引的地方便是故事提供幻想空間給讀者,使原本是弱者的大雄因為叮噹的法寶變強。

寫在上職前

燭光網絡 19期 (p.23)
30/07/2001

還記得第一次接觸明光社是在一次崇拜中,蔡志森先生在講道中打趣說明光社就像三更半夜打更的看更,又像外圍股市分析員:在大家都睡了的時候,為大家守望。這使我想起了往年港大團契在校園裡張貼了的一張大字報-從前耶穌說我們要作鹽,今天耶穌說我們太淡了。

還看我們身處的香港,色情、搵快錢、暴力及其他扭曲人性的歪風橫行:傳媒往往「以消費者為導向」,以黑社會、賭博為主題的電影、捕足女藝員走光、賣弄女性身材的娛樂報導比比皆是;政府在全城熱烈討論應否「賭波合法化」時,推出諮詢文件,寧願「兩害取其輕」,無視眾多因賭博而引起的家庭暴力、病態賭徒和影響青少年等問題,「中立而無既定立場地」支持賭波合法化!

我們可真太淡了嗎?作為基督徒,我們理應與社會的洪流角力,不隨波逐流,認清是非對錯,有?正確的價值觀。但是,面對這樣的處境,我們既不能改變,更無從反映(很多時基督教界人士在發表意見前,已被人冠上「道德佬」甚至是「道德法西斯主義者」的稱號),我們應當怎樣行,才能守住自己,做好見證呢?

在往年參加大衛城文化中心的〈貞潔進階〉的一次祈禱聚會中,代禱者為我祈禱時,神透過他對我說了一個吩咐︰你「大過」後要到耶和華的殿中事奉。這話一直記在心?未敢忘記。就是這個緣故,我向別人介紹自己時,始終說自己「還未有正職」!因我想︰我「大過」後是要到耶和華的殿中事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