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Shall We Talk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家社攜手抗逆計劃

活動回顧
楊潔華   |   明光社督導主任
30/01/2018

當孩子踏入青春期,在身心上要有不少調適,有時對社會、家庭及自我產生很多不滿和反叛情緒;另一方面,都市人普遍生育遲,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産生的磨擦確實不少。本計劃以四個公開活動及公眾教育單張系列,讓高小至初中的學生及家長雙方能加强親子關係、信任和抗逆力,互相了解,增強同理心,認識青春期及更年期階段變化和需要,減少誤會,並學懂愛自己、愛家人,强化兩代的溝通技巧,宣揚「家社攜手抗逆」的精神。

 

本計劃所舉辦的四個公開活動,包括三次社區講座及親子抗逆營:

 

  1. 家社攜手抗逆社區講座系列(三次)
  1. 2017年7月:如何由對立變同行--迷思與出路

講員:劉穎先生 (青心培訓總監)

 

明光社

講員劉先生以短片、個案分析及打油詩等方式帶出言語暴力、生活上雙方容易忽略對方需要之處,並道出青春期特性及中年悲歌,十分生動。他希望青年及中年雙方要理解生理、心理上轉變帶來的困擾和生活上的難處。講座還安排了一場家庭互動實況劇《為甚麼我們總是無法好好的說》:兒子拍拖夜歸,觸發更年期母親怒氣和不安,父親卻能温柔冷静同行,帶領一家携手過渡人生不同階段面對的困境和需要。劉先生最後更聯同實況劇中的三位義工,與參與者一起討論劇中的情況及處理方式,不但讓參與者能真情分享,更讓講座內容更貼地和生活化。

 

花絮及精華片段

  1. 2017年9月:如何打開對方的心

講員:郭廣輝先生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教育及家庭支援服務中心督導主任)

 

父母的角色在子女不同階段都會轉變,所以不同年齡中的「吵架」都會不同。講員郭先生提醒與會者要認識「吵架」,亦即注意吵架的開場白與下台階,為吵架作出評估,並指出吵架時用舊方法只會得到舊結果:無論是沉默、攻擊對方死穴或翻舊賬……最終都會得到「以怒易怒」或冷戰的結局。他認為達成目標的方式是取捨、釐清不容妥協的行為、甚麼事情是可逐漸放手、甚麼事情是要商量。郭先生還教授一些溝通法寶,如:在風平浪靜才「說教」,並要注意正負面說話比例,讓子女明白父母激動的原因是因為著緊他們的處境。也應多用鼓勵代替批評,父母管教要一致才能成為團隊。最後,講員再三提醒父母記得自己是「啦啦隊」而子女才是「落場競賽者」,家長做甚麼,子女便會學甚麼。與會者亦有機會以小組互動方式,互換角色討論,將所學的深化。

 

花絮及精華片段

  1. 2017年9月:爸爸媽媽 你聽我講

講員:盧珏名姑娘(資深青少年導師及傳道人)及蔡芷詠姑娘協助

 

明光社

子女容易覺得家長有以下的情況,導致「無偈傾」:1)重覆要求、只專注子女的學業和家務、2)不接納意見、3)愛翻舊帳、4)將自己的成長困難與子女比較、5)看扁子女。講員盧姑娘提醒參加的青少年不能忽視父母也有限制:如情緒、壓力、疲累及工作辛苦等,需要別人尊重、欣賞和愛護。而父母也應不斷學習如何做個好父母,不要忘記大家也想家庭相親相愛和支持的事實。當天出席的青少年在分享環節打開了心扉,真情分享他們對父母的期望。      

 

花絮及精華片段

  1. 2017年10月:「Shall We Talk」親子抗逆營

社工團隊:盧珏名、蔡芷詠、梅頌謙、謝晞雯、林志繽

 

二日一夜的親子營,社工團隊帶領四十多位参加者進行連串體驗工作坊,藉兒時各樣有趣的大比拼遊戲重温舊香港和父母情懷,而角色扮演的短劇及盡訴心中情等心聲分享時段則讓參加者明瞭愛社會;「等價交換」則帶出建立同理心的重要。「溝通Wall」、「瘋狂變裝比賽」、「重寫家人關係」等環節,更可加深父母及子女的了解、加强互信,鞏固關係。參加者都玩得很投入,享受親子互動的時光。

 

「家人真情溝通共抗逆」教育短片。

製作中。。。

款精美的《親親系列》家社攜手抗逆錦囊單張,即將公開派發,請密切留意。

 

結語: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家人各自在人生歷程中適應著環境及身心的改變,稍一缺乏溝通,容易產生誤會,令關係疏離。應開放自己的心,以愛溝通,讓兩代重建信心,令到家庭可以成為大家身心休息,攜手抗逆的避風港。

 

更多計劃資料

計劃獲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資助。

鳴謝公民教育委員會及民政事務局資助。

本宣傳品/刊物/展覽僅代表主辦機構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