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墨守成規

17/03/2022

袁國勇倡夏季復常 促公布路線圖 籲勿堅持輕症全送隔離 航班盡早復飛

  (明報.17-3-2022)

梁萬年:第五波屬特區治理能力大考 稱要精準平衡抗疫保大局 梁栢賢斥官場層層上卸等指示

  (明報.11-3-2022)

過去的成功,往往卻會埋下日後失敗的伏線,當處境變、題目變而回應方法不變,失敗幾已成為必然的結果。在頭四波的疫情,香港政府在控制感染和死亡率方面的確十分成功,比起一些國家死亡人數以十萬計、醫療系統崩潰、病人求助無門的情況,港人實在應該慶幸,可惜的是,我們在大考卻遭遇了滑鐵盧。種種其他國家曾經出現的慘況都逐一浮現!第五波疫情反映政府根本沒有擬定好若出現大規模感染時的應變計劃,亦沒有迅速靈活應對的效率,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相信與最高層的領導自以為是,不願意聆聽專家和前線的意見有關,加上沒有下放權力,於是很多問題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朝令夕改,令市民無所適從。

此外,整個社會已逐漸變得只仰賴中央鼻息,不敢據理力爭,於是中央一開腔,地產商會主動獻地、私家醫院立即改變政策接收新冠病人、所有專業要求、輸入勞工規限、出入境條例通通可以讓路,在抗疫的時候,不用墨守成規其實是好的,但問題是這種種的考慮究竟是基於科學和實際處境的考慮,還是長官意志、甚至是出於奉承呢?究竟我們仍要堅持動態清零還是接受與病毒共存呢?或者更應該問的是我們還可以奢望長期清零嗎?香港的尷尬處境是我們被夾於國內和國外兩套完全不同的抗疫手法,但當愈來愈多國家正恢復社會上的日常生活,以及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航班往來,當大環境已轉變,若我們還要死守過往曾經成功的經驗或者只等上頭的指示的話,恐怕大考的成績不是「肥佬」,而是「被淘汰」。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