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海嘯錢幣兩面睇

──仍是親子的好時機
郭麗明    |   明光社 督導主任
19/05/2009

談到金融海嘯,若論對個人或家庭所帶來的經濟損失,相信很容易引起大眾的共鳴,然而除此之外,也許亦有些我們不為意的正面影響──近期有調查發現,雖然金融海嘯發生後,家長減少了購買課外書及玩具給子女,但卻增加了與子女相處的時間。[1]
 
物資是無盡的渴求
 
無疑在金融海嘯下,做家長的會量入為出,不必要的家庭消費很自然會減少。故此,家長未必能如以往經濟好時用那麼多的「物質」來滿足子女。其實物質是「無窮的慾望」,如名利一樣永遠都追逐不完的;越多的物質,只會帶來越多的渴求。因此,以「物質」來滿足子女亦不是最理想的親子方法。那麼,家長可以在這經濟下滑的時勢中給子女一些什麼呢?
 
正如在調查中發現,家長改以「親子相聚」來代替「物質」。縱然,家長可能是因經濟問題而「被迫」改變了滿足子女的模式;但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意味著金錢不是改善親子關係的重要條件)。事實上,我們見過很多例子,就是家長因經濟「鬆動」,隨意就答應給子女購買或更換最新款的電腦或電子產品,但隨後他們卻又投訴子女「貪新款」,時時嚷著要換「機」;而且子女對「機」還多過對自己!
 
親子原來可以很簡單
 
現在經濟條件改變了,可能也是時候讓我們思想如何改變與子女建立關係的最好模式了。如前文所述,金錢不是改善親子關係的重要條件。現在既然手頭緊了,家長不妨改用最低的消費模式來進行親子活動。比如說,家長可以帶小朋友去公共圖書館代替購買新書、暢遊郊野公園代替逛商場、親自製作兒時玩具代替購買新興玩具、親子合力弄一餐家常便飯代替外出用餐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的親子方法,但卻在經濟好時被弄得複雜了。
 
倘若親子的時間增多了,親子的內容豐富了,親子的質素也提高了,那麼,甜密的家庭關係就得以建立起來,家庭的抗逆力也能得以培植出來。這些優良的家庭元素,正正就是抗衡金融海嘯的最佳方法。
 

 
這樣看來,金融海嘯對家庭的影響,就像錢幣的兩面。讓我們在看到它在經濟的殺傷力的同時,也看到它其實也可以帶來正面的影響。盼家長們能彼此互勉,趁這時機鞏固家庭關愛的素質,凝聚家庭力量。那怕它是金融海嘯?再大的困難,我們的家也能熬過去。
 


[1]2009/04/05,《明報》,A08港聞,<33%兒童與父母相處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