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性教育的基礎是道德教育

梁麗娟   |   傳媒評論員
31/05/2002

教育雖然是一個很籠統的詞彙,但真正的教育內涵卻包括三方面:知識、技巧和道德,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以性教育為例,知識層面應包括老生常談的青少年生理及身心發展常識、青少年時期的兩性交往及正常的社交生活、傳媒對性行為的誤導等範圍,傳遞知識的目的並非要受導者掌握所有常識,更重要是預備他們有繼續追求知識及分辨是非能力,在遇到有關兩性問題時能主動學習尋求。

技巧部分毋須多談,因為坊間所見的性教育教材的幾乎都以這方面為核心,主要內容離不開如何預防及面對性侵犯、性行為的實踐及避孕方法、預防性病及愛滋病傳播等範圍,這些技巧對青少年處理性問題雖然重要,但目前的情況是,他們不是技巧不足,而是太多渠道(包括傳媒及朋輩學習等)空談技巧,對兩性知識及道德規範的關係卻付諸厥如,令受眾一知半解。

至於道德部分其實是知識及技巧內容的精粹,缺乏道德規範的護航,性教育不過變成肢離破碎的資訊,無法支撐及建立受導者完整的人格。道德經常被誤解為規範、教條,但事實卻遠超於此。道德其實代表一種價值判斷、一個社群對各類行為的界定,例如包括性關係在社會人倫中存在甚麼位置?兩性關係是否立足於平等尊重互愛的基礎?性行為是否維繫一夫一妻婚姻制的基石?這些都涉及性倫理學、婚姻與家庭等課題。但由於道德領域牽涉到不同社會及文化價值及信念,因此在學術及教育界都出現不少爭議,為了迴避這些敏感話題,很多性教育課程傾向將道德倫理部分的比重減低,甚或取消,更常見的是採取一個所謂「道德中立」、價值真空的態度,就是什麼事情也屬無可無不可,一切皆見仁見智,所有立場皆是相對的,純粹是價值信念的爭拗。因此性關係在基督教被視作神聖婚姻制度的基石,性應該與愛及靈慾結合;但在世俗可以被理解為打一場波,遊戲一場,大家開心毋須對任何人負責。在「道德中立」的旗幟下,兩種說法似乎各有理據。

問題是不同的取向並非真正代表中立,而是反映不同社會信念及個人對權力及群體責任的角力。以打一場波來比喻性行為,是源於個人主義及享樂主義的價值,較符合人性自私自利一面,所以容易引起受眾支持,問題是這種自我中心的看法無法引伸至婚姻制度或廣闊一點的社會層面,若性行為可以想做就去做,那為什麼婚外情、包二奶是社會問題?打一場「友誼波」為何會導致家庭破裂?若性生活不是由婚姻制度來鞏固,那婚姻制度的基礎是甚麼?相信沒幾個有識之士會支持個人主義或者享樂主義信念是維繫社會運作及社會秩序的有效價值。

社會上各成員之間存在一種契約關係,社會有效運作有賴每一份子在其中支取及貢獻,不少事情要互相協商,甚至要犧牲短期及個人利益以維持集體及長遠社會利益等。性行為若不納入婚約之內,只將問題轉嫁給婚姻制度,因此未婚懷孕、包二奶、單親家庭等等問題屢見不鮮,相信沒有人會質疑婚姻關係的穩定性有利社群及其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大眾傳媒一方面鼓吹性愛自由,另一方面又常慨嘆家庭解體,根本上是自相矛盾。要求個人對性伴侶及家庭承擔責任難免要壓抑一己歡愉才能維護家庭利益,但這種利他主義的信念難以在個人主義抬頭的社會引起受眾共鳴。在市場主導無孔不入的氣氛下,連教育事業或課程設計亦難免要照顧收視率及受眾口味,叫座力欠奉的議題及或具爭議性的觀點自然少提為妙。這亦解釋為何西方的性教育甚或道德教育長期處於道德及價值真空的狀態,因為道德範疇的爭議性而迫令不少團體將性教育範圍收窄為「性交」教育。

諷刺的是,西方一套以「道德中立」、價值真空掛帥的狹義性教育課程已發現流弊叢生,婚前性行為、意外懷孕率、離婚率、單親家庭比例等高企,家庭結構陷於解體,部分原因是這類課程與性倫理及社會道德分割;西方社會不少教育工作者亦開始反省要回歸傳統的道德教育,倡導將性行為放回婚盟內的「禁」慾課程,自80年代末期以後為更多中學採用,但卻被人權團體及國會議員質疑這些教導富宗教色彩。

香港過去未有強迫性教育納入主流體制之下,背後可能同樣出於價值取向的爭議。中國傳統觀念與西方基督教同樣將性行為隸屬於家庭制度下,性教育及男女角色主要透過家庭(包括大家庭內的叔伯及其他長輩)傳遞,傳統社會對道德人倫高度重視。但社會富裕後,繁忙的父母將道德教育的責任推給社會及學校,後者為傳遞知識及應付考試而忙得不可開交,惟有將居五育之首的德育推卸給社會,社會上最強的聲音大眾傳媒純由商業主導,根本不願承認要負上任何道德責任,若任由個人主義氾濫的傳媒及潮流文化帶動性教育,結果只會步西方社會走向道德真空、享樂至上的後塵。

面對分崩離析的家庭及青少年問題,當務之急是重整道德及價值教育,在這方面,父母不能假手於人,當然學校亦責無旁貸,問題是辦學團體及前線人員對教育有多少承擔?香港社會已經承受缺乏道德教育出現的惡果,不但在性教育範疇,在不同層面,例如手機醫生、侵犯學生的老師、侵犯女兒的父親、學生以暴力對付老師等等,由專業誠信到人倫關係的破壞,都顯示傳統集體道德價值及信念的崩潰,若純以消費主義及個人喜惡主導,社會要為此付上怎樣的代價?

近十年來,愈來愈多西方性教育課程回歸傳統,重拾道德教育,將重點放在愛的真諦、婚姻及家庭對社會的意義、人格的鍛鍊及對委身的承諾等,通過富感染力的名人故事、動人心弦的歌曲、藝術教育等,來提昇整體人格及心靈的質素,在香港有心人士同樣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