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關係可以替代嗎?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02/12/2009

 沒有一個人可以取代另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曾結識不同的人,有些人只成為我們的點頭之交,有些人則成為莫逆之交,不同人在我們的心裡都佔了不同的位置,失去點頭之交,我們會傷心,但這哀痛,比較容易痊癒,但若失去最親密的摯友良朋,這種痛便不易化解,但這是否說,這種哀痛便永遠不能磨滅?卻未必。試看金庸《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一心只鍾情於岳靈珊一人,眼看著她見異思遷,頓感生不如死,但當他遇到甘心為她捨命的任盈盈時,因著她真摯的愛及付出,他終於可以攞脫小師妹,與任盈盈走下去。對!或許在令狐沖心中,任盈盈永遠都無法取代岳靈珊,但同樣,天下間亦只有任大小姐一人,令狐沖與她所擦出的火花,亦並非岳靈珊能做到的。
 
雖然,《笑傲江湖》只是一部小說,但現實中,亦有不少人物,如令狐沖一樣,即使失掉了人生摯愛,仍能重新振作下去,例如北宋的蘇東坡,他先後有三個妻子,每一位妻子都因病早逝,他對每一位妻子都付出過真情真意,著名的《江城子‧記夢》便是獻給第一位妻子王弗,當第二任妻子王閏之死去後,蘇東坡在祭文中亦表達了死後願同一穴,至於王朝雲,蘇東坡亦為她送上過最多詩歌。[1]每一個妻子的早逝都讓蘇東坡痛不欲生,但他傷痛之餘,仍靠著其他人對他的關懷而活下來。
 
失去愛人朋友,或許可以重尋,但一旦失去血濃於水的關係,又能否重拾回來?或許我們無法改變自己或對方的DNA,但如上述的情況一樣,只要時間及環境許可,本是陌生客,亦能成為一家人,如早陣子在本港尋親的李國賢,因贊育醫院的疏忽,弄得他把原本不相干的人認作父母,他仍想找出親生父母,與他們茶敘、吃飯,在節日相敍。但他說過︰「現在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我不會改變生活模式,不會離開他們,也不會改身分證。」[2]原因很簡單,李氏對他視作己出的養育之恩,此恩情他將銘記在心。事實上,有不少孤兒,被有心人領養後,從此有家可歸,享受到父母的庝愛,而不育或喪失孩子的夫婦,亦能享受培育下一代的樂趣,可以說,要有天倫之樂,不能單靠血緣(倫常慘劇並不是一個新穎的詞彙),更重要的是相方在互動中所付出愛及關懷,惟有悉心栽培,關係才能建立,愛情如是、友情如是、親情亦如是。
 
關係網中的人不可以被取代,但我們卻可以與不同的人建立類似的關係,因著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每一段所建立的關係也是獨特及不可取代的。或許,我們仍捨不得舊日的至親或良友,但當我們細想,便會發現,無論新知舊雨,都在我們的生命中,切切實實地留下深刻的烙印,為我們的生命撰上不同,卻同樣繽紛的色彩,與其緬懷過去,倒不如放開懷抱,嘗試珍惜身邊的親人好友。
 



[1]參〈蘇軾〉,《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517.htm〉。
[2]〈贊育調亂嬰,恐涉百家庭〉,《sina新浪網.com.hk》。〈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1/1/6480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