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世界盃是福是禍

18/05/2010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總是製造出無數話題。焦點集中在賽事勝負之前,就先有世界各國如何逐鹿中原,爭取主辦權。究竟主辦世界盃的利益何在?筆者認為推動消費、帶來社會經濟效益是主要因素。
 
舉辦世界盃能推動主辦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促進本土旅遊業。據統計,2006年德國世界盃所帶來的淨收入高達港幣100億元,期間吸引200萬旅客,酒店和零售業的收入在舉辦期間急升,帶動本土經濟。基建發展亦為主辦國帶來長遠收益。今屆世界盃主辦國南非投放100億港元興建及翻新球場和配套設施,吸引外資,提升國民生活質素。
 
世界盃亦推動企業和品牌的發展,透過相關產品需求增加,創造不少就業機會。2006年德國世界盃為全國帶來2萬5千個職位,舒緩當時的國內失業壓力。企業為世界盃作出的投資不單增加國際企業的知名度,更提升相類產品的質素,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商品。主辦國企業更能藉此大展拳腳,踏出國際,可見效益何等顯著。
 
此等短暫經濟利益的「衝擊波」,在今屆世界盃主辦國南非手中又有何等的發揮,還需拭目以待。可是,當主辦國和國際企業沉醉於世界盃帶來的美夢時,大興土木,少不免污染環境;經濟脈衝回落後;國際企業紛紛在廣告「落重藥」,間接鼓勵奢侈消費,使人不知不覺間墮進消費主義陷阱。從這些角度窺探,世界盃究竟會是南非政府、經濟的福?還是南非人文、文化的禍?

關注範疇: 
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