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別讓教會成為景點

16/01/2025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政府研有限度開放宗教場地作景點

  (星島日報.16-1-2025)

聽到開放宗教場所,大家很自然就會想到廟宇,因為全世界不同地方大大小小的廟宇很多都會對外開放,而對象除了來參拜的善信之外,也包括不少純粹為了觀光的遊客,不少平日沒有參拜習慣的遊客,有時都會入鄉隨俗加入參拜祈福的行列,說不定也會順道想一想人生的問題。當然,有些宗教場所給人的感覺已頗為商業化、世俗化,而且不一定是慈善團體,甚至成為一些不良份子斂財的工具,因此,作為開放的宗教場所,若有任何收費或接收捐獻,應有公開透明的財務指引和報告,讓公眾知道有關收入不會落入少數主事人的私人戶口十分重要。

其實,大家往不少西方國家旅行的時候,也會發現不少教堂也是開放給公眾參觀、祈禱和參與宗教或音樂活動的,當然也有一些書籍、明信片及紀念品售賣,教堂有時猶如一個小型的博物館,讓本來不太了解基督教或天主教的人士對我們的信仰有一些基本的認識。不過,最令人感慨的是不少教堂漸漸只有很少信徒參與日常聚會,若沒有旅遊收入的補貼,連如何維持下去也成問題,更惡劣的情況是需要整幢出售,變了餐廳或其他不同的用途!可見徒有宏偉的教堂,如果信徒卻沒有生命,亦難逃被淘汰或變質的惡夢。

現時香港有少數的座堂和獨立建築的教堂亦會對外開放,讓信徒和公眾人士可以入內安靜和祈禱,這是很有意義的事,因為教會的門本來就應該是向所有願意更多了解信仰和追尋上帝的人打開的,而不應是只向信徒開放的自己友俱樂部。香港樓價高昂,不少堂會的地方在星期一至五往往都是閒置的,白白繳納租金或成了被浪費的珍貴資源,十分可惜。若能開放給劏房戶、長者、家庭主婦閒聊、學習、休憩、甚或用膳;讓年青人喝喝咖啡、「吹吹水」和聽音樂,是吸引和凝聚未信人士的好機會。

曾聽過一些教牧分享,教會的長執往往對這些建議的第一反應,是怕會弄污堂會的地方、怕要增加人手看管、和怕令教牧分心在一些屬世事工等等,似乎大家有許多擔憂,但是就不擔憂無法履行愛鄰舍、關顧孤兒寡婦等有需要人士、以及去傳福音和收莊稼的使命。香港有1,300多間教會,但聚會人數卻不斷下降,我們若繼續成為內向、只顧自己的教會,恐怕我們離成為景點或需變賣的距離只會愈來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