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創作的框框

21/04/2022

金宵大廈2丨黃婉華為塗黑扮演姐姐公開道歉 「無意不尊重或種族歧視」

  (晴報.20-4-2022)

一些行為是否歧視有時的確是很難界定的,就算過往沒有問題,但在不同的時空亦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觀感,甚至同一件事由不同的人來演繹亦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由其他國籍和種族的人來扮演另一個國籍和種族的人不單以前十分普遍,就算現時在不同國家的電影、電視和舞台製作亦十分普遍。君不見在不少影視製作之中,日本人、韓國人會扮演中國人,反之亦然,美國人會扮歐洲人,說真的,對香港人來說,根本不容易清楚分辨誰是法國人、誰是比利時人?至於非洲不同的部族更不用說了。製作公司考慮的可能是慳成本、方便溝通、甚或貪方便,而塗上不同膚色有時只是為了逼真一些,當然,若能找來原來國籍和種族的演員固然較理想,亦能顯示有關製作較認真,就好像實地拍攝還是用廠景,很多時觀眾一看就知製作者的成本和誠意。

其實,就算找人扮演另一個種族,背後可能有很多不同原因,不應輕易指這是歧視行為,因為要貶低一個國家和種族,就算找原裝正版的演員亦一樣可以醜化,是否歧視應由製作的態度和內容來判斷而不是演員的國籍和種族。今時今日的世界有事事講求政治正確的趨勢,例如奧斯卡頒獎禮要求最佳電影必須符合某些所謂多元的要求,包括不同種族和性小眾的比例,為電影加上與藝術無關的要求,最終只會變成許多不必要的框框,愈來愈似樣板戲,可笑的是,這些看似出於好意,所謂提倡多元、反對歧視的意識形態,最終卻可能成為破壞藝術和創意多元的癌細胞。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