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學童壓力

05/08/2022

2成受訪學童疫下壓力超標 抑鬱焦慮超過歐美

  (晴報.2022年7月14日)

疫情持續下學童受到不少壓力,有調查以問卷跟進1,501名學童壓力情況,發現9至18歲學童中,有近兩成學童壓力指數高於正常水平,部份人更感到抑鬱及焦慮。部份受訪學童在壓力下感到容易被觸怒、難自律學習,也有的擔心自己會出醜。

其實,疫情下的學童家長,都要承受疫情帶來的壓力。他們有的可能擔心生計,也要面對管教子女時產生的衝突,更要處理自己的情緒,身體也會感到勞累。遇到子女出現問題,社會上普遍認為作父母有絕大部份的責任,而作為父母,也許或多或少會自責內疚。盼望社會人士除了關心學童,也能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支援,為早已百上加斤的父母減壓。

信仰反思

神設立家庭,也在家中設立權柄,成員之間的互動,建基於愛之餘,也要做好合乎自己身份的事。身為兒女的,「要孝敬父母」、「要在主裡聽從父母。」(弗六1-3《新譯本》),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兒女不要「事事」頂撞父母,但亦不代表必須「事事」聽從父母,遇上與神的話語相違背,不道德或傷害自己的行為等情況,兒女需要運用智慧拒絕。雖然父母有權吩咐兒女做事,又或是為兒女作決定,但父母也「不要激怒兒女」(弗六4《新譯本》),當然,這裡也不是說只要兒女一發怒,父母便要「事事」遷就。父母不能用情緒勒索對待兒女;同樣,兒女也不能用情緒勒索對待父母。

建立和諧家庭,讓每位成員都有健康及穩定的情緒,身為家庭的「頭」,父母固之然責無旁貸,但兒女亦有他們的責任。「要聽從父母」和「不要激怒兒女」,驟眼看來似乎是老生常談,其實隱藏著「家庭成員如何可以好好相處」的智慧,可能基於自尊,大家都無法放下自己的成見或身段。想要學會彼此尊重,彼此能聆聽及接受對方的情緒,第一步要做的,可能先要去學習「存敬畏基督的心」,以至逐漸可以做到「彼此順服」(弗五21)。

回到:教牧社關倫理速遞